中信證券:今年央行外匯管理工具充足有意愿、有能力維持匯率穩定
中信證券研報表示,2024年初以來,人民幣匯率維持穩中偏弱運行,截至4月19日累計對美元貶值1.97%。主要原因是美國就業和通脹數據超預期,導致美聯儲降息預期降溫,美元指數走強。
中信證券預計美聯儲今年內降息次數只有1次左右,歐洲央行可能率先降息,美歐利差擴大將支撐美元強勢,從而給人民幣帶來貶值壓力。但是中信證券認為今年央行外匯管理工具充足,有意愿、有能力維持匯率穩定,今年二、三季度即使小幅貶值也不會突破7.35。
全文如下
宏觀|如何看待近期匯率走勢
2024年初以來,人民幣匯率維持穩中偏弱運行,截至4月19日累計對美元貶值1.97%。主要原因是美國就業和通脹數據超預期,導致美聯儲降息預期降溫,美元指數走強。預計美聯儲今年內降息次數只有1次左右,歐央行可能率先降息,美歐利差擴大將支撐美元強勢,從而給人民幣帶來貶值壓力。但是我們認為今年央行外匯管理工具充足,有意愿、有能力維持匯率穩定,今年二、三季度即使小幅貶值也不會突破7.35。
▍2024年初以來,人民幣匯率維持穩中偏弱運行,截至4月19日累計對美元貶值1.97%。
2023年末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為7.10,到2024年4月19日人民幣匯率貶值至7.24,其中主要是受到美元強勢的影響,當然國內經濟恢復也不穩固。海外方面,美國通脹的持久性問題仍未得到解決,3月就業和CPI數據再度超預期。市場對美聯儲年內降息次數和降息幅度的預期不斷下修,對美國發生“二次通脹”的擔憂也有所加劇。國內方面,整體經濟平穩運行,價格較弱或反映需求端存在隱憂,2024年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國內經濟有效需求相對不足的問題依然突出。2024年4月以來,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在岸價”剪刀差和“在岸價-離岸價”剪刀差均出現擴張,金價隱含匯率達到7.35左右,顯示人民幣貶值壓力有所增加。
▍預計美聯儲年內降息次數只有1次左右,歐央行可能在6月率先降息,美歐利差擴大將支撐美元繼續強勢。
美國經濟韌性較強,且近期的CPI數據顯示通脹存在邊際升溫跡象,美聯儲官員也做出鷹派表態,我們預計美聯儲降息幅度可能不大,年內可能僅降息一次左右。而歐元區的通脹和就業形勢都在降溫通道當中,我們預計歐央行在6月開啟降息,先于美聯儲。而且歐央行全年可能共降息三次左右,降息次數也多于美聯儲。歷史上美元指數走勢與美歐利差相關度很高,因此在歐元區降息后美歐利差可能會持續支撐美元維持強勢。
▍預計二三季度人民幣貶值壓力仍存,但貶值空間有限,不會突破7.35。
從2023年8月以來,我們觀察到中國央行對匯率穩定的重視程度明顯提升,并且使用多種外匯管理工具維護人民幣穩定。3月22日人民幣突然貶值導致上證指數盤中下跌近2個百分點,也證明匯率穩定對金融市場非常關鍵。雖然我們預計今年美元依然保持強勢,但是壓力可能沒有去年極端。2023年9月在美債利率5%、美元指數107、金價隱含匯率7.7的情況下,美元兌人民幣匯率都維持在7.35以內。我們認為今年央行也有意愿、有能力維持匯率穩定,即使小幅貶值也不會突破7.35。當然,考慮到美國降息時點可能推遲,且國內一季度經濟增速超出市場預期,我國近期MLF降息的概率或下降,不過降準和下調存款利率仍有可能。
▍宏觀運行跟蹤:一季度GDP增速超出市場預期,產業政策效果顯著,動能轉換仍是主線。
2024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5.3%,高于萬得一致預測(4.9%),環比季調增速為1.6%,顯著高于趨勢線水平(1.2%左右)。環比季調增速偏高,與2023年四季度復蘇斜率放緩有關,不過兩季度平均增速也達到1.3%。結構上,新舊動能轉換的特征仍然明顯,但兩者的溫差小幅收斂。區域分化也逐步顯現,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復蘇好于一線城市,化債省份基建實物工作量明顯偏弱。生產端,工業復蘇在需求不足拖累下有所放緩,服務業復蘇加速,與文旅消費和居民出行密切相關的接觸型聚集型服務業和現代服務業增速較快。需求端,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加快,制造業投資在設備更新和利潤回升驅動下繼續走強,基建投資小幅減速但仍具韌性,房地產投資走低。消費增長動能表現穩定,服務消費強于商品消費。基于一季度經濟增長情況,預計政治局會議可能將更多聚焦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等方向發力。上周一季度經濟數據發布,本周國內數據空窗期,關注海外數據對市場預期的影響。
▍風險因素:
內需恢復不及預期,國內政策不及預期,海外衰退及風險事件超預期,海外貨幣政策超預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