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國家隊”一季度買入A股ETF或超3000億元
中央匯金一季度買入A股ETF或超3000億元。
公募基金一季報接近披露完畢,券商中國記者發現,中央匯金或大手筆買入了包括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華夏上證50ETF、嘉實滬深300ETF、華夏滬深300ETF、南方中證500ETF等在內的多只寬基ETF,合計金額超3000億元。
除此之外,還有華夏中證1000ETF、南方中證1000ETF等跟蹤小盤股指數的基金一季報出現機構席位的大額申購,是否為“國家隊”所為,需要今年的基金半年報揭開謎底。
今年一季度,A股市場表現震蕩,中央匯金等政策性資金真金白銀買入A股ETF,為A股市場帶來增量資金的同時,也大幅提振了資本市場的信心。同時,近期新“國九條”明確提出,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大幅提升權益類基金占比。建立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快速審批通道,推動指數化投資發展等也有望推動更多增量資金加大布局A股力度。
中央匯金買入A股ETF或超3000億元
公募基金一季報披露接近尾聲,季報中披露單一投資者持有基金份額比例達到或超過20%的情況,透露出機構投資者的大額申購行為。
4月22日,國內規模最大的非貨ETF——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發布2024年一季報。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央匯金或增持該ETF263.56億份,以一季度平均價格估算耗資超888億元。
華泰柏瑞滬深300ETF2023年年報顯示,截至2023年底,中央匯金持有華泰柏瑞滬深300ETF62.47億份,位列第一大持有人。而該基金最新披露的一季報顯示,“機構1”期初持有份額與中央匯金去年底持有份額相同。
此外,一季報還顯示,今年一季度,“機構1”申購263.56億份華泰柏瑞滬深300ETF,以一季度該ETF平均價格估算,耗資約888.62億元。
滬深300是國內第一大寬基指數,其對應的ETF是中央匯金等機構投資者青睞的主流品種。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國內4只規模超1000億元的寬基ETF中,3只ETF為跟蹤滬深300指數的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規模居前的寬基ETF在今年一季度疑似均被中央匯金增持。
如華夏滬深300ETF的2023年報顯示,截至2023年底,中央匯金持有華夏滬深300ETF28.93億份,位列第一大持有人。而該基金最新披露的一季報顯示,機構1、機構2期初持有份額分別為11.02億份和17.91億份,合計持有份額為28.93億份,與中央匯金持有的份額完全相同,因此通過數據可以證實機構1、機構2疑似中央匯金的機構席位。今年一季度,機構1和機構2分別申購132億份和38億份華夏滬深300ETF,合計申購170億份額,以一季度該ETF平均價格估算,耗資約582億元。
除了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和華夏滬深3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嘉實滬深300ETF、華夏上證50ETF一季報也透露出中央匯金的買入軌跡。
易方達滬深300ETF一季報顯示,疑似中央匯金的機構申購易方達滬深300ETF約457億份,耗資約761億元。
嘉實滬深300ETF一季報顯示,疑似中央匯金的機構席位增持嘉實滬深300ETF156億份,根據嘉實滬深300ETF一季度平均價格估算,中央匯金一季度增持該基金耗資約543億元。
華夏上證50ETF一季報顯示,疑似中央匯金的機構1、機構2合計申購華夏上證50ETF約159億份,耗資約376億元。
南方中證500ETF一季報顯示,疑似中央匯金的機構1申購該基金約24.65億份,耗資約130億元。
綜上所述,中央匯金合計耗資超3000億元大舉買入多只寬基ETF。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跟蹤上證50、滬深300的ETF被疑似中央匯金的機構大幅買入外,一些中小盤指數ETF也疑似受到中央匯金的青睞。
今年一季度,小微盤股過度擁擠疊加杠桿產品出清引發小微盤股崩盤,甚至出現流動性危機。中證1000等ETF一季度規模大幅增長,疑似被機構資金大幅申購。
如南方中證1000ETF一季報顯示,機構1、機構2合計申購該ETF約89.57億份,耗資約184億元。除此之外,還有華夏中證1000ETF一季度出現機構席位的大額申購。
上述跟蹤小盤股的寬基ETF的大額申購是否為“國家隊”所為,需要今年的基金半年報揭曉了。
ETF規模不斷增長
2023年開始,股票型ETF已經成為中央匯金等機構資金入市的重要渠道。
2023年10月23日,中央匯金公告稱,當日買入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并將在未來繼續增持。這是中央匯金較為罕見地公開喊話增持ETF。隨著中央匯金等“國家隊選手”宣布增持ETF之后,增量資金陸續入市。
國新投資是去年12月宣布增持的另一“國家隊”選手。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國新投資共持有5只ETF產品,如南方中證國新央企科技、博時央企創新驅動ETF、博時中證國新央企現代能源ETF等。
今年2月6日,中央匯金再次公告表示,擴大ETF增持范圍,持續加大增持力度、擴大增持規模,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正如基金一季報中透露出的機構大額申購行為,中央匯金等機構耗資超3000億元真金白銀買入A股ETF,為A股市場帶來增量資金,提升市場情緒。
國聯證券表示,中央匯金增持ETF,一方面,給市場帶來了增量資金,從ETF資金流數據上已經有了明顯的體現;另一方面,中央匯金公告增持ETF有助于提振資本市場的信心。
展望二季度,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基金經理在一季報中表示,進入到業績披露期后,行情或將逐漸向基本面收斂,疊加前期浮盈盤了結,短期市場上漲節奏或有放緩,基本面改善仍需更多驗證。中期來看,國內經濟修復進程、改革加碼方向及力度、海外美債利率趨勢拐點,并同步配合著積極財政政策的前置,或將對A股市場表現及預期帶來正向影響。
易方達滬深300ETF基金經理在一季報中指出,指數的長期收益表現取決于其成份股盈利的長期增長情況,滬深300指數作為A股市場的核心寬基指數,涵蓋了中國經濟中主要行業的龍頭企業,長期來看這些企業的盈利會隨著整體經濟的增長而相應增長。高效、便捷、低成本的指數基金可以為投資者提供分享中國經濟增長及企業盈利的重要工具。下一階段,宏觀政策效力有望進一步發揮。全國兩會已經對今年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明確了政策取向和重點任務,提出了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發行使用超長期特別國債等增量舉措,加上前期實施的降準降息、減稅降費等政策效應持續發揮,將有助于推動經濟持續恢復向好。當前A股市場估值仍處于歷史偏底部位置,與全球市場比較處于明顯偏低水平,縱向及橫向對比均具備較好的投資吸引力。
近期新“國九條”明確提出,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大幅提升權益類基金占比。建立ETF快速審批通道,推動指數化投資發展等也有望推動更多增量資金加大布局A股力度。
相關報道
超3000億元資金入場!匯金一季度大手筆掃貨6只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