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君安:預期重建與逆向投資國防軍工底部接近
股票投資策略:不確定性下降是24年選股的重要線索。國泰君安股票策略在3月10日“新結構:價值中的價值,成長中的成長”提示新能源投資機會,3月18日專題報告“成長行情將從新能源開始”。對于24年的股票投資,除了我們所推薦的中字頭紅利、出海制造以外,一個較為樸素的投資邏輯在于:年初市場最差的情形已經見過了,在積極的政策舉措與“以投資者為本、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監管導向下,投資者的預期和心態穩定在了一個臺階上,因此在市場熱門板塊外,我們可以嘗試去選擇一些估值和風險溢價上已計價了極致悲觀情形、政策不再系統性收縮、行業增長“穩定”或“將穩定”的板塊。當不確定性下降,這類板塊就會出現估值修復。當前新能源的反彈已經出現,后續可關注港股優質互聯網與A股軍工板塊。
國防軍工估值水平較低,微觀結構改善,悲觀預期的定價已較為充分。2022以來,軍工板塊陸續經歷了“行業控價讓利”、“中調訂單延遲”、“增值稅改革”等負面擾動,市場預期不斷下修致使板塊持續調整。站在當下時點來看,板塊悲觀預期定價已基本充分:1)2023Q3航空、航天等部分細分賽道毛利率企穩改善,降價對行業盈利影響最大的時間已經出現;2)行業人事調整接近尾聲,中調落地漸行漸近,訂單壓力最大的時間也已出現。從估值與交易維度來看,截止2024.04.12,軍工板塊PE-45.5倍,為近十年0.98%分位。偏股型基金對國防軍工板塊超配比例由2022Q3的1.65%下降至2023Q4的0.54%。悲觀者出清預期見底,微觀交易結構優化,股價具備反彈的條件。
需求恢復方向明確,風險認識改善有望推動軍工逐步觸底與反彈。回顧軍工歷次五年規劃,我國軍費支出呈現“前低后高”特征。如“十三五”規劃初期,受體制改革影響,16-18年行業需求承壓,19-20年加速追趕帶來了行業盈利的顯著回升與股價的大幅上漲。22-23年軍工行業在多重因素擾動下同樣發展偏緩,兩會明確提出“抓好軍隊建設‘十四五’規劃執行”、“打好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攻堅戰”,目標明確意味著后續2-4年國防建設將有所加速,行業有望步入新一輪需求釋放周期。因此,雖然行業短期業績改善仍有不確定性,但悲觀預期見底、需求恢復不確定性下降有望推動板塊逐步觸底和反彈。
重建預期需要時間,軍工股反彈機會不會一蹴而就,逆向增配先進主戰裝備、優選白馬。由于國防軍工板塊需求驗證相對難度大,投資者重建預期需要更多的時間,但需求方向明確、估值安全邊際高、交易結構不擁擠?;诙唐诘鼐壞Σ恋呐袛嗖⒉粯嫵蓢儡姽し磸椀幕星榈臋C會在未來需求不確定性的下降,關注先進主戰裝備和龍頭白馬個股,優先把握產業鏈議價能力強的主機廠,關注分系統/零部件/原材料等。另一方面,關注產業、政策催化密集的“新質生產力”相關方向,如低空經濟/商業航天/衛星互聯網。
風險提示:海外高利率持續時間超預期,全球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