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Pura70何時開售余承東回應“再過兩天會有好消息”
作為華為高端智能手機產品線的重要分支,P70的發布時間一直備受關注,今年以來更是頻繁登上熱搜。
4月15日,華為官方微博發布了關于華為P系列的多個視頻,并表示華為P系列正式升級為“華為Pura”。16日早間,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CEO余承東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Pura70可以視為P70,過兩天將有好消息。”
隨著發售時間臨近,記者近日走訪廣州、深圳華為線下授權門店時發現,部分門店已開啟“盲盒預訂”。一廣東地區華為經銷商對記者表示,15日已經完成了備貨打款,但對于線下門店的具體鋪貨時間并未收到華為方面的通知。
Pura開啟“盲盒預訂”
伴隨著華為的官宣,“華為P70Pura”相關詞條15日沖上熱搜。記者從華為內部人士了解到,此次Pura系列的發售將會參考“HUAWEIMate60Pro先鋒計劃”的形式,直接上線銷售。
廣東部分經銷商已在15日收到了預付款的打款通知。“但是到貨時間還不清楚,目前大家預計是在本周五進行首銷,但也有可能提前。”廣東一經銷商對記者說。
記者在16日走訪廣州、深圳的部分華為門店時發現,已有店面可以申請“盲盒預訂”,此外也可以通過登記姓名和電話的形式,收到上線通知。
廣州正佳廣場華為授權體驗店的一位店員對記者表示,店內暫時沒有收到鋪貨消息,但預計價位應該和Mate60系列差不多。
“可以接受盲訂,需要付訂金100,到貨時間不確定。”廣州天河城華為授權體驗店的一名店員對記者表示,P70會有4個配置,70、pro、pro+、autro,價格按照mate60的價格,6k、7k、8k左右,autro版類似RS,售價超過1萬元。
但上述售價消息并未獲華為官方確認。
按照華為官方發布的視頻,Pura讀音為“piurua”,沒有對應的漢字,但該詞匯在西班牙語中是“純粹、純凈”的意思。而根據天眼查知識產權信息的最新消息,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已在2019年注冊了多個“Pura”及“HUAWEIPura”商標,
關于具體產品信息,此前有消息稱,華為Pura全系列三款機型已全部入網,標準版支持北斗衛星消息,而高配版則支持衛星消息和衛星通話功能。而在官方產品概念視頻中,強調了一款“三角造型”。在業內看來,華為Pura70系列或采取全新三角形相機島設計造型。
余承東在預熱視頻中表示,P系列自2012年發布至今已有12年歷程,P系列升級為“華為Pura”后,將以全新姿態再出發,持續投入移動影像創新。
華為手機供應鏈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Pura在攝像頭上相較于以往確實有較大變化。“我們從年初開始出貨,進入三月份后,有一個訂單小高峰,目前出貨節奏一個月在百萬顆(模組),后續會慢慢起量。”
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表示,P70系列采用了長焦潛望鏡,P70Art廣角相機采用了1G6P的波塑混合鏡頭,此鏡頭因采用模造玻璃而單價為7P的4-5倍。上述供應鏈人士并未對具體技術作出回應,但表示相關供貨產品的價格確實高于前一代產品。
填補高端市場
2019年,華為Mate和P系列兩款高端產品線合計售出4500萬部智能手機,而包括榮耀、Nova在內的全系列手機發貨超過2.4億臺,托舉華為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
而后,經過分拆等業務調整后,華為在高端旗艦產品的發布周期上也有所調整。比如,P60按照過往正常的迭代周期晚了兩年。
不過,華為終端公司首席運營官何剛去年表示,華為產品節奏已回歸正常,以后每年P系列和M系列會正常發布,并且他還提及華為不會放棄海外市場。
從市場表現看,根據Canalys數據,2023年第四季度,華為出貨1040萬臺,通過旗艦新品出貨同比上升47%,回歸國內手機廠商出貨量前五榜單,排名第四。
CounterpointResearch報告則顯示,2024年頭六周,中國智能手機銷量份額排行榜中,華為排在第五,同比增長64%,在折疊屏方面,DSCC預計,華為將在2024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首次在可折疊手機市場份額方面超越三星。
“華為目前的產品線覆蓋了暢享系列、Nova系列、P系列和Mate系列,從我們的研究看,備貨情況良好。”Counterpoint高級分析師IvanLam對記者表示,P70系列的回歸將補足華為產品線的最后一環,在800美元以上價位段,華為是蘋果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
對于具體銷量,郭明錤則預測,如果手機庫存回補需求強勁,P70出貨量有望增長230%到1300到1500萬臺,如果需求放緩,也有望達到增長150%到1000到1200萬臺。
從財報來看,隨著華為在手機市場收復失地,終端業務也回到增長軌道。數據顯示,2023年華為終端業務銷售收入251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3%。
華為雖然已經度過了最艱難以及最危險的時期,但也有供應鏈人士認為,對于手機產品來說,仍需要攻克更多的難關,尤其是在AI等新技術進入加速更迭后,并且目前電子消費市場的復蘇處于起步階段,其他頭部手機品牌的防御戰線已經鋪開。
(實習生郝梓竹對此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