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eVTOL飛入現實看好相關材料和零部件
中信證券4月16日研報指出,低空經濟是我國新的經濟增長引擎,eVTOL飛行器作為低空經濟行業內最為新興的、最為重要的載體,預計將會成為增長最快的部分。隨著政策端以及適航認證持續的推進,我們預計2025年將會迎來首批商業化落地的eVTOL項目,2026年行業有望開啟高速增長。eVTOL產業鏈上游的原材料與核心零部件供應領域與新質生產力、高端制造緊密聯系,將直接受益于行業發展。關注基本面向好與低空經濟主題概念共振的非晶電機、碳纖維結構件、電池等核心材料及零部件標的。
全文如下
新材料|eVTOL飛入現實,看好相關材料和零部件
低空經濟是我國新的經濟增長引擎,eVTOL飛行器作為低空經濟行業內最為新興的、最為重要的載體,預計將會成為增長最快的部分。隨著政策端以及適航認證持續的推進,我們預計2025年將會迎來首批商業化落地的eVTOL項目,2026年行業有望開啟高速增長。eVTOL產業鏈上游的原材料與核心零部件供應領域與新質生產力、高端制造緊密聯系,將直接受益于行業發展。關注基本面向好與低空經濟主題概念共振的非晶電機、碳纖維結構件、電池等核心材料及零部件標的。
▍eVTOL產業已經初具規模,2025年有望實現商業化落地。
eVTOL行業雖然發展時間不長,但如今已初具規模,全球目前已有900+的概念機型,行業累計融資規模已達110億美元以上,已收到超過1.5萬架的訂單。對比海內外發展,我國整機廠在進展上與海外處于同一梯隊,但在融資端與海外同行存在差異。我們預計2025年有望迎來eVTOL的商業化運營,而2026年將會迎來行業的高速發展階段。我們認為多旋翼類eVTOL有望率先投入市場,復合翼、矢量推進型eVTOL會稍晚落地,但會憑借其航程、航速優勢適用于更多場景。
▍適航取證是當前行業的主要壁壘,我國已有兩款eVTOL取得型號合格證(TC)。
eVTOL取得TC的周期通常大約為3-5年,目前全球主流制造商處于取證適航階段。全球范圍內我國廠商取證進展較快,億航智能的EH216-S已于2024年4月成為全球首個獲頒三證的eVTOL機型;而峰飛航空的V2000CG于2024年3月獲得TC,為全球首個獲證的噸級載物eVTOL。參考各廠商的進度,我們認為隨著eVTOL適航認證方法和標準逐漸完善,未來幾年會有更多廠商突破這一瓶頸,投入到商業化落地階段。
▍eVTOL是低空經濟發展中的亮點,政策鼎力支持。
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低空經濟納入新質生產力范疇,之后《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低空經濟定義為增長引擎。據新華網,2030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有望達到2萬億元;根據我們測算,到2027年我國對eVTOL需求量約為500架。eVTOL作為低空經濟中最為新興、增長最快的重要載體,是未來低空經濟發展的亮點。我們認為隨著后續政策的密集出臺和相關空域管理等規則的制訂,eVTOL及其產業鏈有望乘上新時代的東風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eVTOL相較直升機具備明顯優勢,商業化潛力巨大,下游應用場景豐富。
相比于直升機等傳統空中交通工具,eVTOL具有低成本、低噪音、安全性高等優勢,能高效、安全地把乘客送達的同時保證合理的票價,具有良好的商業化潛力。eVTOL下游應用場景豐富,預計載人客運將會是未來的主要應用場景;其中觀光旅游方面的應用有望率先落地,我們測算eVTOL旅游觀光潛在市場規模有望超過50億元;此外,eVTOL在物流、公共服務、軍事等領域也具備潛力。根據GlobalInfoResearch的數據,2026年我國eVTOL產值預計將達到46.02億美元市場,空間巨大。
▍看好eVTOL上游核心材料和零部件的投資機會。
據Lilium,其eVTOL整機中動力系統、結構和內飾、電池價值量占比高,分別占整機價值量的40%/25%/10%,基于GlobalInfoResearch46.02億美元的市場規模預測,對應我國2026年產值預計為18.4/11.5/4.6億美元。eVTOL電機有小型化、高頻化的趨勢,非晶電機鐵芯損耗小、效率高、體積小,有望被廣泛運用于eVTOL行業內;eVTOL整機高達70%的材料由復合材料構成,而碳纖維復合材料又占其中的90%,我們測算僅現有訂單對碳纖維的需求就高達75億元,未來空間巨大;電池則直接決定了eVTOL的續航能力,eVTOL里程焦慮有望推動電池行業增長,以及以固態電池為首的新型電池技術的落地。我們認為eVTOL的發展將會帶動非晶電機、碳纖維、固態電池等相關材料和零部件需求的增長,上游相關企業有望受益。
▍風險因素:
宏觀經濟形勢波動風險,eVTOL相關技術發展不及預期,市場競爭加劇風險,適航認證進度不及預期,安全性風險,商業化不及預期。
▍投資策略:
建議關注基本面向好與eVTOL主題概念共振的材料及零部件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