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大幅上調均勝電子盈利預測,評級提升為“增持”
摩根大通(J.P.Morgan)近日發布研究報告表示,自2023年至今,均勝電子通過多項管理改進舉措,實現結構性邊際改善。為此,摩根大通將均勝電子盈利預測上調了約5%至9%,考慮到公司的利潤增長前景,將均勝電子評級由原來的中性上調為增持,目標價21元。
2023年第四季度,均勝電子汽車安全業務毛利率達17%,毛利率已連續多個季度環比提升。機構指出,公司2023年在歐洲獲得1億至2億歐元的一次性價格補償,在北美獲得6000萬美元的價格補償。即使不考慮客戶一次性價格補償因素,公司汽車安全業務仍然錄得14%以上的毛利率。
管理層預計,2024年在北美仍有一些額外的一次性價格補償潛力。摩根大通預計,均勝電子2024、2025年凈利潤將分別同比增長34%和23%,毛利率也從2023年的15%分別提高到16%至16.5%。
除了價格補償,均勝電子2023年實際上采取多項舉措來提高毛利率,提升盈利能力。在北美,通過提高管理效率、客戶定價談判、物料采購和產能重新分配,仍然存在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潤空間的潛力。摩根大通預計,受益于平均售價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均勝電子能夠在未來兩年結構性增長的支持下,繼續將其毛利率提高12個百分點。
摩根大通指出,均勝電子近年在不同業務區域實施原材料全球集中采購改革,將部分材料從墨西哥采購轉移到菲律賓或其他東南亞國家,并促進原材料標準化以減少存貨;同時,通過工廠整合和再分配提高生產效率。例如,均勝安全將其員工從2018年的7萬人減少到目前的4萬人。
在中國市場,安徽合肥基地(一期)的新產能在2023年順利投產,其目標客戶包括比亞迪、大眾、蔚來等。合肥工廠一二期總產能目標為400萬個方向盤和1000萬個安全氣囊。
摩根大通指出,均勝電子市場份額在2018年整合后,自2022年以來持續恢復。均勝電子管理層預計,在均勝的全球化客戶組合(如比亞迪、長安、長城等)和安徽新增產能的支持下,未來1到2年,均勝電子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將不斷增加。
汽車電子方面,均勝電子為華為相關車型提供智能座艙域控制器,包括問界M9、奇瑞智界S7、長安阿維塔12、北汽Stelato等。摩根大通認為,假設華為系相關車型未來的銷量為150至200萬輛,將有助于均勝提高營收與利潤。此外,均勝電子還與高通和地平線合作開發智能駕駛產品,并試圖贏得整車廠客戶的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