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人壽違規“打新”收監管函:內控制度制定和執行不完備、定價依據不充分
4月7日,深交所對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前海人壽”)下發監管函,指出前海人壽在參與深市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詢價過程中存在違規行為。
從具體違規行為來看,其一,在于內控制度制定和執行不完備。
監管函指出,前海人壽未明確新股申購環節的操作程序,部分重要操作環節未設置A、B角或復核機制;未制定針對網下詢價和配售業務的合規審查制度,未制定除交易員以外的報價知情人員通訊設備管控制度。
其二,在于估值研究不深入、定價依據不充分。深交所發現,前海人壽部分項目的詢價建議表未按照內控制度要求對新股所屬行業進行分析;盈利預測和估值部分內容較為簡單,未對重要假設條件和參數進行詳細闡述。部分項目估值結論缺少嚴謹完整的邏輯推導過程;部分項目最終報價的決策過程記錄缺失。
上述行為未遵守《首次公開發行證券網下投資者管理規則》中相關行業規范要求,違反了《深圳證券交易所首次公開發行證券發行與承銷業務實施細則》的相關規定。
鑒于違規事實和情節,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首次公開發行證券發行與承銷業務實施細則》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發行與承銷業務指引第3號一一發行承銷違規行為監管(試行)》規定,深交所決定對前海人壽采取書面警示的自律監管措施。
同時,深交所要求前海人壽結合本決定書指出的違規事項,對照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詢價相關規則及要求,明確具體改進措施和責任人,積極落實整改工作,并于收到決定書之日起一個月內提交整改報告。
成立于2012年的前海人壽,是首家總部位于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的全國性金融保險公司,注冊資本金85億元,控股股東為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實控人姚振華。
依托于萬能險業務的快速發展,前海人壽成立后保費收入增長迅速,驅動投資端表現。僅2015年,前海人壽就舉牌8家上市公司,一度被資本市場稱為“野蠻人”。
從目前前海人壽的持倉情況來看,據金融對2023年上市公司三季報統計,前海人壽通過自有資金、萬能險賬戶、分紅險賬戶等重倉華僑城A(000069.SZ)、南玻A(000012.SZ)等17支股票,涉及房地產、材料、信息技術、醫療保健、工業等多個行業,合計持倉市值約88.9億元。
償付能力方面,據2022年第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彼時,前海人壽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66.39%、110.17%,這也是該公司最后一次公開披露償付能力報告。
“前海人壽應引以為戒,嚴格遵守法律法規、本所業務規則、相關行業規范的規定,建立完善詢價制度流程,規范詢價行為,做到定價依據合理,決策流程完備,真正發揮機構投資者的專業定價能力?!鄙罱凰诒O管函中強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