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受累于投資!上市壽險公司披露利潤來源,“承保利潤”均為正
2023年,上市保險公司開始執行新保險合同準則IFRS17和新金融工具準則IFRS9,一個顯著變化是,新保險合同準則讓保險公司的利潤來源更加清晰。即,利潤中有多少來自于保險業務,多少來自于投資業務,看得相對更清楚了。
此前,財險公司有承保利潤和綜合成本率指標,可以反映承保端盈利能力情況,壽險公司這方面相對模糊。隨著新財報披露,壽險版“承保利潤”出爐,上市系壽險公司“承保利潤”2023年均為正,即“保險服務業績”均為正。
不過,“投資服務業績”拖累了多家壽險公司盈利,對利潤貢獻為負。2023年,僅平安壽險及健康險、友邦保險、陽光人壽等少數公司,實現保險和投資兩端同時貢獻正利潤。
中國人壽:凈利潤超400億,保險服務業績逾600億
中國人壽2023—2025年為新舊準則過渡期,A股年報仍以舊準則為準并附注新準則報表,H股年報為新準則數據。
在新準則下,中國人壽2023年凈利潤為461.81億元,稅前利潤為445.76億元。其盈利主要來自保險服務,投資業績貢獻為負數。
其中,保險服務收入2124.45億元,保險服務費用為1503.53億元,由此計算,其“保險服務業績”約為620億元。
平安壽險及健康險:營運利潤1061億,保險服務業績達886億
中國平安2023年年報給出了壽險及健康險業務營運利潤及利源分析。從2023年營運利潤來源看,保險和投資業務均有正向貢獻,且保險貢獻大于投資。
具體而言,平安壽險及健康險的2023年稅前營運利潤為1141.76億元。其中,“保險服務業績及其他”為885.87億元,同比略下滑3.4%;“投資服務業績”為255.89億元,同比增長17.5%。投資服務業績為營運投資收益高于準備金要求回報的部分。
太保壽險:稅前利潤214.41億,保險服務業績258.86億
中國太保年報也有專門的太保壽險利源分析部分。2023年,太保壽險稅前利潤為214.41億元,實現凈利潤195.32億元。
從利源看,“保險服務業績及其他”為258.86億元,同比基本持平;“投資業績”為-44.45億元,同比下降185.9%,“主要是受到金融工具準則切換以及資本市場波動的影響”。
太保壽險2023年保險服務收入為854.61億元,同比下降3.5%。主要是短期險保費規模下降的影響;同時2022年合同服務邊際受資本市場波動減少,進而帶來2023年合同服務邊際攤銷金額下降。
保險服務費用2023年為571.78億元,同比下降4.6%。主要是短期險保費規模下降帶來賠付支出等減少的影響。
新華保險:營業利潤55.44億,保險服務業績148億
2023年,新華保險歸母凈利潤為87.12億元,營業利潤55.44億元。其中,原保險合同保險服務業績為147.93億元,較2022年下降35.9%。
其中保險服務收入同比下降15.5%,主要由于健康險保險服務收入同比減少;保險服務費用同比下降1.6%。
人保壽險:凈利潤0.03億元,保險服務業績13.45億元
中國人保年報顯示,人保壽險2023年保險服務業績為13.45億元,凈利潤為0.03億元。
2023年,人保壽險保險服務收入為182.04億元,同比下降10.9%,保險服務費用168.59億元,同比下降9.7%,保險服務收入、保險服務費用同比減少主要是受近兩年資本市場波動影響所致。
太平集團壽險:稅后盈利94億港元,保險服務業績166.19億港元
中國太平年報也分析了壽險業務板塊的利源。該集團的人壽保險業務由太平人壽、太平養老、太平人壽(香港)與太平新加坡經營,分別在中國內地、中國香港、中國澳門與新加坡從事人壽保險業務。
太平集團壽險業務2023年實現稅后溢利為94.15億港元,同比增長2.3%。
其中,保險服務業績166.19億港元,同比下降0.3%,主要受人民幣匯率變動影響;保險服務收入615.75億港元,同比下降3.9%。年報披露,在人民幣口徑下,保險服務收入同比增長0.7%,保險服務業績同比增長4.4%。
凈投資業績為-46.20億港元,同比下滑44.7%。
友邦保險:保險服務業績51億美元,投資業績逾36億美元
友邦保險(1299.HK)2023年年報的稅后營運溢利組成部分,也將保險和投資業務對盈利的貢獻情況予以披露。
友邦保險2023年稅后營運溢利為62.13億美元。其中,保險服務業績為50.91億美元,扣除開支后的投資業績凈額為36.05億美元。即,友邦的保險和投資對營運利潤均為正向貢獻,保險貢獻大于投資。
陽光人壽:保險服務業績23億,投資業績49億
據陽光保險年報,2023年陽光人壽實現凈利潤32.06億元。
利源分析顯示,保險和投資對利潤均為正貢獻,且投資對利潤貢獻高于保險端。其中,保險服務業績為23.48億元,同比增長129.3%;投資業績為48.91億元,同比增長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