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為民,博古通今——新華網聯合友邦人壽推出改革開放45周年金融發展專題片
金融,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金融開放
是我國金融業改革發展的重要動力。
改革開放45年來,
外資機構參與、見證了中國金融業開放發展歷程,
也為中國市場蓬勃發展注入了活力。
事實證明,
中國金融業開放,
是積極主動的開放,
是穩健有序的開放,
是互利共贏的開放。
新華網聯合外資金融機構中的重要一員
——友邦人壽,
推出改革開放45周年金融發展專題片
《金融為民,博古通今》
通過回溯金融貨幣演變發展歷程,
循跡溯源,由點及面,
照見歷史、金融與文化之間的淵源與影響,
展望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
專題片走進上海博物館、
深圳博物館、河南博物院,
結合史料展陳與親歷者講述,
介紹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金融發展歷程,
講述金融開放與創新的故事。
上海,
承載著中央對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期許,
不僅是改革開放后國內首批金融對外開放的城市之一,
也是我國第一個保險對外開放的試點城市。
在上海博物館歷代貨幣館,
通過回顧錢幣的發展史可以看出,
錢幣是在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
必然會出現的新事物。
深圳,
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
先行先試,銳意創新,
不少金融政策、金融業務
在這里率先破冰。
在深圳博物館展示出的
深圳標志性建筑“拓荒牛”,
所彰顯的新時代開拓精神
——“開拓、創新、團結、奉獻”
早已深深融入深圳這座城市的血脈之中。
河南,
作為一個融匯古今的省份,
在文化和金融兩方面齊頭并進。
河南博物院展出的諸多文物,
均可窺見古代中國的商貿基因。
隨著改革開放進程與區域發展推進,
河南省形成全方位的
對外開放格局,
擔負起金融與歷史文化創新
融合的重任。
改革開放
是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45年來,
外資金融機構在我國的改革開放進程中,
尤其是在中國金融領域對外開放中
持續扮演重要角色。
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
放眼未來,
以友邦人壽為代表的優秀外資企業
將持續貫徹“金融為民”的理念,
以創新之力,聚發展之勢,
把握機會,融入金融高水平開放,
助力推進中國金融高質量發展,
為創造人民美好生活持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