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保:優化代理人質態探索新能源車險
3月29日,中國太保舉辦2023年度業績發布會。中國太保董事長傅帆在會上表示,大健康、大區域、大數據戰略實施3年來,取得積極成果,下一步將向縱深推進。其中,大健康戰略更加聚焦目標客群、服務特色和運營能力等,構建產業化競爭力,在賦能主業的有效性上實現突破;大區域戰略在客戶經營、產品服務、研發、資源整合等方面加大先行先試力度,推動創新探索向實際生產力轉化,強化重點領域競爭力;大數據戰略提升面向業務一線的科技服務效率,釋放數據價值,在引領新質生產力上形成新的突破。
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太保實現營業收入3239.45億元,其中,保險服務收入2661.67億元,比上年增長6.6%;歸母營運利潤355.18億元,保持穩定。
壽險:縱深推進“長航”轉型
近期,太保壽險總經理任職情況頗受關注。傅帆表示,太保壽險新一屆管理層選聘將繼續秉持專業化、市場化原則。
2023年,太保壽險縱深推進“長航”轉型,實現規模保費2528.17億元、營運利潤272.57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3.2%、0.4%。全年實現新業務價值109.62億元,比上年增長19.1%;代理人隊伍質態持續優化,核心人力產能、收入穩步提升。
對于如何看待利差損問題,中國太保財務負責人、總精算師張遠瀚表示,公司近兩年銷售較多的增額終身壽險,但整體負債成本只上升了幾個基點。一方面,隨著市場下調定價利率,整體保證利率或負債成本逐漸下降;另一方面,大眾的保障需求、資產增值需求和資產傳承需求仍然巨大。對此,公司降低定價保證利率,增加產品中可調整收益成分,力行“報行合一”優化成本管理。
張遠瀚還指出,隨著利率下行,存量分紅和存量萬能結算利率都會呈現下行態勢,將降低利差損風險。
2023年,太平洋健康險實現保險服務及健康管理費收入20.79億元,凈利潤0.31億元。
中國太保副總裁馬欣表示,“大健康352戰略施工圖”的核心是保險支付,大健康推動保險主業經營獲得更多新突破。隨著大健康戰略逐步深入,做服務增量就是做業務增量。
產險:堅持品質優先
2023年,太保產險實現保險服務收入1771.28億元,比上年增長11.8%。承保綜合成本率97.7%,比上年上升0.8個百分點,其中承保綜合賠付率69.1%,上升1.1個百分點;承保綜合費用率28.6%,下降0.3個百分點。
談及近期凍雨災害,太保產險董事長顧越表示,凍雨災害損失超5億元,但對公司總體影響有限。此外,太保產險近年來高度重視巨災風險預警和風險減量體系建設。
具體來看,太保產險持續探索新能源車險經營新模式,全面布局融入汽車產業生態,與車企建立扁平化協同合作機制。2023年,車險原保險保費收入1035.14億元,比上年增長5.6%,承保綜合成本率97.6%,比上年上升1.1個百分點,新能源車險保費規模增長54.7%。
“在多種因素影響下,新能源車出險率比燃油車高出一倍。”顧越表示,公司3年前針對如何構建新能源車險商業化模式立項,2022年底產出成果,2023年下半年大規模推廣,旨在圍繞銷售端和服務端解決新能源車險成本高的問題。智能化集成度高、車身結構不同、駕駛行為不同以及被用于營運等因素造成新能源車險成本較高。
中國太保總裁趙永剛表示,未來,產險業務要繼續堅持品質優先,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可持續性。車險要提高新客戶獲取能力和優質客戶留存能力,推進新能源車險成本優化。非車險要著力改善健康險、責任險業務結構和品質,實現規模穩健增長和品質持續提升,此外還要提高對新興領域的風險識別和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