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保去年財險、壽險業績現分化高管回應股息、市值管理考核
3月26日晚,中國人保發布2023年年報,數據顯示,去年,該集團實現保險服務收入5039億元,同比增長7.5%,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6617.37億元,同比增長6.9%。
不過,雖然去年中國人保的保費有所增長,但盈利卻在下滑,2023年,該集團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227.73億元,同比下降10.2%。
針對增收不增利的問題,3月27日,在上證路演中心的互動交流板塊,中國人保首席財務執行官周厚杰回應稱,2023年,受臺風暴雨等大災,以及資本市場單邊下行等因素影響,公司凈利潤有所下滑?!?024年,公司將努力實現凈利潤合理增長。”
分業務板塊來看,2023年,盡管中國人保旗下的財險、壽險凈利潤均有所下滑,但壽險下滑幅度更大,兩項業務的業績出現更大分化。
3月27日,中國人保還召開了2023年度業績發布會,公司高管回應了市場關注的股息政策等問題。
人保財險綜合成本率上升0.9個百分點
在A股五大上市險企中,中國人保是唯一一家以財險立足的險企,縱觀這份年報,人保財險也是集團業績的“頂梁柱”。
數據顯示,2023年,人保財險實現保險服務收入4572.03億元,同比增長7.7%,中國人保在年報中稱,保險服務收入的增加主要源于機動車輛險、意外傷害及健康險、農險等業務規模的增長。
不過,受大災及疫情后出險率回歸常態等因素影響,人保財險綜合成本率為97.6%,同比上升0.9個百分點,承保利潤同比下降22.1%至110.73億元,凈利潤則同比下降13.3%至252.29億元。
分險種來看,人保財險2023年之所以承保利潤下滑,機動車輛險承保利潤下滑或許是主要影響因素之一。
中國人保年報數據顯示,去年,人保財險機動車輛險實現保險服務收入2821.17億元,同比增長5.3%,但隨著疫情后社會交通出行恢復,出險率提升,加之臺風、暴雨等大災影響,機動車輛險綜合賠付率同比上升2.1個百分點達70.4%。同時,因新保險合同準則下保單獲取成本攤銷等因素,機動車輛險綜合費用率也同比上升0.3個百分點。綜合賠付率、綜合成本率同步上升,最終,該項業務承保利潤同比下降41.1%達86.23億元。
在27日的業績發布會上,中國人保副總裁于澤進一步表示,2023年,人保財險車險業務的增長主要來自新能源車險的增速。不過,新能源車險商業險部分的綜合成本率高于整體車險綜合成本率約7個百分點。
不過,人保財險其他業務的承保利潤還不錯,比如,其農險去年實現承保利潤31.46億元,同比增長23.8%;意外傷害及健康險業務實現承保利潤10.07億元,扭虧為盈;其他險種承保利潤為12.58億元,同比增長57.6%。
與人保財險相比,人保壽險則沒那么“幸運”。中國人保2023年年報顯示,去年,人保壽險保險服務收入為182.04億元,同比下降10.9%,保險服務費用為168.59億元,同比下降9.7%,兩項指標同比減少主要是受近兩年資本市場波動影響所致。
同時,去年人保壽險凈利潤僅有0.03億元,對比來看,2022年人保壽險還實現了27.06億元的凈利潤。
對于人保壽險凈利潤下滑的原因,中國人保2023年年報中并沒有詳細披露。
不過,從業務層面來看,人保壽險表現還不錯,去年該險企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8.6%,首年期交規模保費同比增長37.0%,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69.6%,分渠道來看,人保壽險的個險、銀保和團險渠道的保費收入同比均有所增長。
從業務質量來看,人保壽險的核心指標也在改善,個人客戶13個月保費繼續率同比提高9.5個百分點,25個月保費繼續率同比提高7.2個百分點。
一般而言,如果壽險公司業務端沒有出現較大調整,那么,利潤大幅下滑有可能是投資端所致。
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在上證路演中心的互動交流板塊,也有投資者關注到了人保壽險去年略微盈利的問題,詢問未來如何提升盈利能力,對此,中國人保副總裁肖建友回應稱,2024年,人保壽險將在做實有效人力、績優隊伍上下工夫,提高保障型產品銷售能力,不斷優化產品結構、利源結構;加強機構管理,提升自主經營能力,壓降費差損,努力實現合理的盈利。
在27日的業績發布會上,中國人保副董事長、總裁趙鵬還回應了市場關注的股息政策及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的相關問題。
中國人保年報顯示,2023年度擬向股東派發現金股息68.99億元(含稅),基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計算的股息支付率連續四年高于30%。
趙鵬表示,股息政策主要考慮幾點:一是以新會計準則報表為基礎。公司自2023年起正式實施新會計準則,計算分紅的基礎為新會計準則報表;二是公司將保持分紅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中國人保分紅比例連續四年保持在30%以上,人保財險分紅比例連續五年保持在40%以上;三是在符合公司章程和國家有關規定的前提下,公司將積極回應投資者分紅方面的訴求,不斷優化完善股息政策。
針對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趙鵬表示,公司高度重視市值管理,在行業中率先將市值考核納入到相關部門的KPI中,公司市值管理工作得到了資本市場和監管機構的認可和肯定。“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落實上級部門工作要求,借鑒國資委相關要求,把市值管理擺在全局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進一步加強市值管理,努力實現股價和市值穩健增長?!?/p>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潘亦純編輯陳莉校對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