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行合一"影響幾何?投資如何布局?中國人壽回應來了
北京3月29日訊中國人壽(601628.SH)昨日舉行2023年度業績新聞發布會,該公司管理層出席發布會并回應營銷體系改革、“報行合一”影響、投資端配置等熱點話題。
中國人壽董事長白濤表示,2023年,中國人壽的內含價值和新業務價值是提升的,對公司在2024年以及未來較長時期的發展充滿信心,公司將聚焦價值創造,聚焦開拓創新,聚焦風險防控,保持高質量發展。
回應發揮險資優勢:為經濟發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發布會上,白濤表示,現在市場上缺少的是耐心資本和長期資本,而壽險資金具有耐心資本和長期資本的特質與特征,組合靈活。
“所以我們要優化投資組合、創新投資方式,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建設,為科技自立自強,同時為國家的綠色發展提供全周期的金融服務,為經濟發展注入更多的金融活水。”白濤表示。
白濤還以中國人壽為例進行了說明,該公司發起設立的500億元的大健康基金已經支持了50多家健康類的企業,有10多家公司已經上市,創造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目前,保險行業面臨的挑戰壓力比較大。”白濤認為,可以通過產品、服務、架構和模式的創新來解決目前保險行業面臨的挑戰。其中很重要一點就是數字化轉型創新的問題,把數字化轉型這個橋和路鋪好建好,把數字金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讓公司的運營效率更高,讓客戶的體驗更好。
回應資產負債管理:規模與價值雙提升
年報顯示,2023年,中國人壽實現總保費6413.80億元,同比上升4.3%。內含價值達12605.67億元,同口徑增速為5.6%。一年新業務價值繼續引領行業,實現368.60億元,較2022年同期使用新經濟假設重述的結果增長11.9%;基于2022年經濟假設評估的一年新業務價值為410.35億元,同口徑下增長14.0%。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國人壽投資資產達56733.71億元,較2022年底增長12.0%。
中國人壽總裁利明光表示,中國人壽進一步強化了資產負債管理在公司經營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將這一理念貫穿到公司經營的方方面面,整個鏈條。
“比方說在產品供給方面,我們不斷地強化以客戶為中心來豐富各類產品的供給,著力建設形態多元、期限多元、成本多元的產品體系。同時,在目前的環境下,我們不斷地加強前瞻性研究,根據每個產品的久期、流動性、產品類型等進行科學定價。在投資端,我們也強化資負聯動,不斷地加強投資能力建設,在深諳負債特征的前提下搞好投資,在深諳投資的前提下做好產品供給。”利明光表示。
2023年,中國人壽多元板塊渠道管理更加精細,專業經營和轉型升級取得新成效,價值貢獻不斷提升,多元板塊一年新業務價值為22.14億元,同比上升42.0%。
此外,中國人壽還致力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優質金融保險服務。2023年,該公司協同銷售中國人壽財產險公司業務實現保費236.00億元,保單件數同比增長6.5%;協同銷售中國人壽養老保險公司業務規模為86.55億元;廣發銀行代理該公司銀保首年期交保費收入達17.99億元,同比增長16.6%;積極探索保險與投資業務協同,與中國人壽資產管理公司、國壽投資公司等持續深化合作,不斷創新探索保險投資互動新模式。
回應權益資產配置: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和穩健投資
在當前低利率環境下,壽險公司如何做好經營實現高質量發展備受市場關注。
作為行業“頭雁”,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國人壽總資產、投資資產規模再攀新峰,分別達5.89萬億元和5.67萬億元。主要品種中債券配置比例由2022年底的48.54%提升至51.59%,定期存款配置比例由2022年底的9.59%變化至7.12%,債權型金融產品配置比例由2022年底的8.98%變化至8.46%,股票和基金(不包含貨幣市場基金)配置比例由2022年底的11.34%變化至11.20%。
據中國人壽副總裁劉暉介紹,2024年該公司的大類資產配置基本會保持穩定,但在具體的品種構建上會有所加強。
具體而言,在固收方面,中國人壽將在持續提升長久期資產配置的同時會重點關注收益率具有優勢的銀行資本債、存款等品種,把握交易機會增厚收益。
在權益方面,會堅持策略多元化和結構優化,發揮長期資金優勢,在布局投資提升收益的同時,也會重點關注高股息股票的配置價值,降低權益組合波動性。
在另類投資方面,則會持續聚焦于優勢賽道和核心資產,進一步豐富投資策略,在加強信用資產配置的同時,加大在REITs、ABS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方面的布局,提升另類投資對于整體投資組合的長期價值貢獻。積極構建資產配置更加穩健,優質資產更加豐厚的投資組合。
劉暉強調,中國人壽堅持資產負債匹配的原則,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和穩健投資,也堅定中國經濟持續向好,回升向好的信心。
回應營銷體系改革:堅持有效隊伍驅動業務發展戰略
截至2023年底,中國人壽隊伍規模在行業內率先企穩,個險銷售人力為63.4萬人,隊伍產能穩步提升,月人均首年期交保費同比提升28.6%。積極推進新型營銷模式布局,試點推廣“種子計劃”,建設金融保險規劃師隊伍。
此前,在中國人壽2023年開放日上,中國人壽副總裁白凱公開表示,公司將以新定位、新架構、新制度、新營銷、新賦能、新發展六大舉措布局新型營銷,探索行業領先的積極營銷模式。目的是通過前瞻性的探索,有效突破當前發展中的問題,在發展基礎上同時創新莫斯、充分匹配市場需求的變遷。據白凱介紹,中國人壽將新型營銷布局命名為“種子計劃”,其隊伍被稱為金融保險規劃師,組織架構將從多層次向扁平化轉變,從一人多職向專業專注轉變。
白凱認為,這是公司一系列營銷體系改革的成果。他在發布會上表示,公司近年來一直堅持有效隊伍驅動業務發展的戰略,積極推行營銷體系改革,持續推進現有隊伍升級和新型隊伍探索雙向發力。
新型隊伍探索方面,白凱進一步分析稱,自宣布啟動“種子計劃”以來,中國人壽持續進行新型營銷模式的探索。目前,全部的研發項目已經結束,并于去年12月開始在首批13個一、二線城市推進試點。試點數據結果初步顯示,銷售隊伍質態有效提升,銷售模式全面升級。白凱認為,試點成效整體符合預期,有利于公司在現有隊伍升級和新型隊伍探索的雙向發力下,實現隊伍總體保持穩定、績優人群占比和人均產能進一步提升、新隊伍質態持續改善的目標。
白凱表示,2024年,中國人壽將繼續推行個險營銷體系改革,促進隊伍質態、產能不斷提升。
回應“報行合一”影響:有利于實現保險公司降本增效
去年四季度以來,監管機構在銀保渠道推行了“報行合一”,今年2月份又在專業中介代理渠道推行了“報行合一”,旨在進一步規范人身險公司渠道業務,促進相關業務平穩健康發展。所謂“報行合一”,即要求保險公司報給監管的手續費用取值范圍和使用規則是需要跟實際使用保持一致。
在談及中國人壽如何看待“報行合一”的影響,又如何落實“報行合一”政策時,白凱表示,總體來講,全面落實“報行合一”,有利于防范行業的長期經營風險,規范市場秩序,實現保險公司的降本增效。
從銀保渠道來看,中國人壽當前已經設計了全新的銀保產品,加強銀保渠道的費用管理,已經完成全部代理銀行的手續費協議換簽工作,整體實現了平穩過渡。
白凱認為,隨著銀保渠道“報行合一”的推行,使得銀行代理手續費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產品的新業務價值率有一定的提升。
“下一步,如果‘報行合一’范圍擴大到個險,我們認為長期看仍然是有助于促進降本增效、提升資源的使用效率,也有利于進一步促進個險渠道的營銷體系改革,強化服務,改善營銷員的基礎管理。公司將嚴格按照監管機構要求做好相關工作。”白凱說到。
回應派息政策:為投資者提供持續穩定回報
中國人壽2023年年報顯示,根據2024年3月27日董事會通過的2023年度利潤分配方案,按照2023年度凈利潤的10%提取任意盈余公積人民幣17.53億元,按已發行股份28,264,705,000股計算,擬向全體股東派發現金股利每股人民幣0.43元(含稅),共計約人民幣121.54億元。上述利潤分配方案尚待股東于2023年年度股東大會批準后生效。
中國人壽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趙國棟在發布會上回應稱,自上市以來,中國人壽持續關注全體股東的整體利益,致力于為投資者提供持續穩定的回報。
“2023年,公司按照監管政策和公司章程充分考慮當前盈利情況、償付能力水平、業務發展等因素,基于原準則凈利潤結果,綜合確定當期利潤分配方案,派發現金股利。股利的總額占到現行準則合并報表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的58%,占本公司凈利潤的比例達到69%。”趙國棟表示。
2023年是中國人壽股改上市二十周年。數據顯示,在推進自身高質量發展創造長期價值的同時,該公司始終關注投資者回報,上市以來累計分紅超1900億元。
趙國棟指出,未來年度,中國人壽將以做強基本面,提升盈利能力為根本,同時也仍將綜合考慮相關因素來制定派息的方案,持續與投資者分享公司成長的紅利,為投資者創造長期穩定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