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保誠人壽、恒安標準養老分別獲準“補血”25億和2億,B類險企開年來增資動作頻繁
財聯社3月26日訊兩家合資險企年初“補血”集中獲批。
3月26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網站披露,中信保誠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簡稱“中信保誠人壽”)和恒安標準養老保險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恒安標準養老”)兩家險司的變更注冊資本申請已獲監管批復。
批復顯示,同意中信保誠人壽增加注冊資本25億元,由23.6億元變更為48.6億元;同意恒安標準養老增加注冊資本2億元,由2億元人民幣變更為4億元人民幣。兩張批文的簽發日期均為2月2日。據了解,中信保誠人壽和恒安標準養老均為中外合資企業,此次也為兩家險企成立來的首次增資。此外,財聯社記者注意到,開年以來,橫琴人壽、陽光人壽、恒邦財險等多家險企增資也先后獲批,從風險評級結果來看多為B類險企。
兩家合資險企增資獲批,皆為成立以來首次
據了解,中信保誠人壽由中國中信集團和英國保誠集團于2000年聯合發起創立,雙方各持股50%。2022年6月,中信保誠人壽召開股東會同意中國中信集團將其所持100%股權全部轉讓給中國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信金控”)。
中信保誠人壽披露,此次增資25億元由公司現有股東,即中信金控和英國保誠集團雙方按照原持股比例以現金方式進行增資,增資后雙方持股比例保持不變。該增資事項已在2023年12月14日召開的中信保誠人壽2023年第五次股東會上審議通過。
另外,從股東背景來看,恒安標準養老也同樣為中外合資。據了解,恒安標準養老為恒安標準人壽的全資養老子公司。恒安標準人壽股東為天津市泰達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英國安本集團,雙方各持股50%。恒安標準養老官網顯示,公司為中國首家合資養老保險公司。
據恒安標準養老披露,此次增資2億元由恒安標準人壽全額出資,增資后股權結構同樣保持不變。該增資事項也早在去年10月召開的恒安標準人壽第三屆董事會第四十七次會議上全票通過。
值得一提的是,據財聯社記者從保險業協會披露信息獲悉,此次兩家險企均為自公司成立以來首次進行增資。
雖然兩家險企均未對外公布此次增資原因。不過,財聯社記者注意到,中信保誠人壽2023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截至該季度末,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94.04%、187.88%,但給出的基本情景下的下季度預測數將降至74.2%和148.40%。
此外上述報告還顯示,據原中國銀保監會償二代監管信息系統中披露的評級結果,中信保誠人壽最近兩次(2023年第二季度、2023年第三季度)風險綜合評級(分類監管)結果均為B類BBB級。
B類險企開年“補血”忙,監管年內核準新增注冊資本超60億元
除了兩家合資險企增資獲批,據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披露,3月17日,橫琴人壽獲批新增注冊資本約7.53億元,由2,384,500,745元變更為3,137,254,902元。
增資后,橫琴人壽的第一大股東珠海鏵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出資額由784,500,745元變更為1,537,254,902元,其他原有股東及出資額保持不變。
此外,在今年1月22日,恒邦財險獲批新增注冊資本302,981,850元,由2,060,000,000元變更為2,362,981,850元;1月9日,陽光人壽獲批新增注冊資本2,702,700,000元,由18,342,500,000元變更為21,045,200,000元。
據財聯社記者粗略統計,監管年內已核準險企新增注冊資本累計約為64.58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上述增資獲批的險企在近期的風險綜合評級多為B類。據上述各險企2023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披露,2023年2季度末和3季度末,橫琴人壽的風險綜合評級結果為B級和BB級,恒邦保險的綜合評級結果均為B級。陽光人壽2023年2季度末的風險綜合評級為AA級,但3季度末的風險綜合評級結果已降為BBB級。
據了解,中國銀保監會2021年修訂發布《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顯示,風險綜合評級衡量保險公司總體償付能力風險(包括可資本化風險和難以資本化風險)的大小,不得低于B類,否則將會被認定為償付能力不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