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平發布2023年業績
3月26日,《中國銀行保險報》記者從中國太平2023年度業績發布會上獲悉,2023年,該公司經營業績穩中向好,年末總資產突破1.5萬億港元,較年初增長14.2%;管理資產規模近2.5萬億港元;股東應占溢利61.9億港元,增長44.1%。
中國太平財務會計部總經理弓曉杰表示,2023年,中國太平適度提高分紅派息金額,相信隨著公司經營業績不斷改善和提高,分紅派息政策將保持連續穩定。
壽險NBV增長27.8%
弓曉杰介紹,2023年,太平人壽原保費收入1688.6億元人民幣,增長9.6%。新業務價值(NBV)85.2億元人民幣,增長27.8%,其中,個險渠道增長8.7%;銀保渠道增長221.8%,貢獻新業務價值18.2億元人民幣。
“過去幾年,太平人壽在高基數基礎上保持NBV領先,是源于我們對價值管理的重視和嚴格的自我要求。”太平人壽總經理程永紅表示,太平人壽2015年開始推行價值管理體系,不斷迭代升級,價值文化已深入每一個外勤代理人的內心。
她介紹,2023年四季度,太平人壽開始試行“報行合一”價值管理體系,帶來了銀保渠道NBV較好增長。2024年正式實施后,要進一步優化業務結構,降低對利率的敏感性,同時以費用分攤為重要支撐,精細化管理,再次聚焦價值考核。
“目前,銀保渠道開局非常好,NBV增長500%以上,個險渠道增長將近200%,上半年價值正增長沒有懸念。”程永紅說。
程永紅表示,隨著“報行合一”不斷推進,太平人壽銀保渠道的定位是做銀行最放心、最專業的合作伙伴,做銀行中間業務收入的貢獻者,做集團“五篇大文章”的重要建設者和參與者。
財險繼續實現承保盈利
“2023年,面對競爭激烈、出險率上升的經營形勢和極端天氣影響等挑戰,太平財險經營業績穩健提升,業務規模突破300億元人民幣,同時克服‘杜蘇芮’‘蘇拉’‘海葵’等臺風影響,繼續實現承保盈利,新會計準則下綜合成本率98.38%。”中國太平副總經理朱捷表示。2024年,太平財險在車險方面將以私家車發展為核心,強抓續保率提升,做好新能源車的服務。
中國太平業務管理部總經理于曉東表示,在再保險板塊,當前國際再保險市場處于硬周期,中國太平一方面積極應對香港風險資本償付能力法規(RBC)的實施,另一方面針對巨災風險的增加,加大業務結構調整力度,停止儲蓄型再保險,聚焦保障型壽險再保業務。
2024年,中國太平再保險板塊基本策略是聚焦優質業務拓展,提升盈利能力、風控能力和服務國家戰略能力,堅持以香港為基地的全球再保險公司市場定位,深耕亞洲市場,鞏固提升港澳市場,優化在歐美市場的承保能力投放,并不斷推動境內境外資源協同。
投資配置略有調整
弓曉杰表示,面對低利率環境,資產負債兩端必須同時發力。他表示,如果是中短期低利率環境,在同時發力的基礎上可以稍微強調資產端作用;如果是長周期低利率環境,一定要以負債端為主、投資端為輔。
在投資端,2023年,中國太平保險資金投資配置總體穩定,各大類分布略有調整,固收類占比提升2.7個百分點,權益類投資和現金類投資占比略有下降,總投資收益額335.66億港元,總投資收益率提升1.45個百分點。固收部分債券投資主要集中在境內,占比88.8%,其中,國債與地方政府債、政策性金融債、同業存單、AAA級債券等高信用等級債券合計占比99.9%,持有債權產品約占總資產的55.1%,境內債權類金融產品維持較高信用評級。
中國太平投資管理部總經理張作學表示,在剛性負債成本壓力下,資產端新增保費和到期資金配置難度加大,面對市場利率下行挑戰,要多管齊下穩定投資收益,包括加強資產負債聯動、實事求是制定資產配置計劃、完善投資品種結構、堅持嚴格的風險準入標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