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能險探索新市民風險保障
若不幸因疾病或意外喪失工作能力收入中斷,可以每月按理賠規則從保險公司拿到約定金額的理賠款。最近,由中國人民健康保險、平安健康保險、太平洋健康險在互聯網保險代理平臺“螞蟻保”聯合上線的一款失能收入損失保險引起金融消費者關注。
“人保健康開發這款產品時,特別關注到我國3億新市民群體。他們的收入穩定性較差,‘停手’就‘停口’,一些人處于有病不敢治、工作不敢停的狀態,保險的保障也不是很完善。”人保健康互聯網保險事業產品管理處高級經理曾瑩告訴記者,經過調研走訪,發現新市民群體最焦慮的就是一旦發生意外或患病,收入就面臨銳減甚至中斷的風險。“設計產品時,把處于法定勞動范圍的年齡段都收攏進來了。主要人群畫像是主流年齡段的上班族和家庭頂梁柱,他們上有老、下有小,對自己損失收入有顧慮。”螞蟻保金融策略部產品專家史惠寧介紹,產品的最大亮點是保障全面,覆蓋了生活中絕大部分因為意外和疾病導致不能工作的情況。不僅可以保障骨折、急性闌尾炎等日常手術住院,還包括了重度惡性腫瘤(如肺癌、肝癌等)、較重急性心肌梗死等70種高發重疾導致的失能,以及顱腦、肢體等四類功能損傷。
當前,健康險行業產品結構正在發生較大變化。螞蟻保險業務部總經理沈曄介紹,在我國四大類健康險產品中,重疾險和醫療險占據絕對主力的市場份額,而失能險和護理險占比較低,合計不足10%。在國外成熟市場,失能險占比則超過30%。國內失能險和護理險的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還存在巨大需求沒有被滿足。
“失能險是一種創新的高頻給付產品。”太保健康互聯網業務中心產品總監付文捷表示,在用戶可能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的情況下,如何準確做到失能鑒定,以及如何每個月把理賠金順利發到客戶手上,減少煩瑣的理賠流程,是保險公司思考的重中之重。“比如,我們的產品需要進行生存核驗,即要證明被保險人活著。按傳統的方式,需要去戶籍派出所調證明。但我們盡可能讓所有的理賠流程都線上化,利用人臉識別等方式簡化理賠流程。在操作不便時,我們也在線下專門安排人員協助理賠。”付文捷說。
“下一步,會在保障期限、保障范圍方面進行拓展。”史惠寧表示,未來將探索切入更多的風險,對失能險產品進行完善和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