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健康新帥亮相業績說明會重點談及養老服務業務發展
3月20日,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健康”)召開了2023年全年業績說明會,公司新任首席執行官李斗與總裁吳軍、資深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臧珞琦一同出席,回應市場關切。
面對“過去一段時間改革的策略和成效”“未來在保險、居家養老深化布局計劃”等多個問題,公司管理層向包括《證券日報》在內的多家媒體進行回應。李斗明確將平安健康定位為一家為客戶服務的公司,將按照“16字方針”——做深賦能、做大企康、做強“三到”(到線、到店、到家)、做專角色,以此提升服務水平。在此指引下,平安健康將加速在2024年至2025年間實現扭虧目標。
“換帥”后的首份成績單
業績說明會召開前夕,平安健康披露的2023年全年業績報告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收46.7億元,凈虧損同比大幅收窄47.6%至3.3億元,業務結構實現持續優化。這也是平安健康自2023年10月份“換帥”后交出的第一份成績單。
對此,新任“掌舵者”李斗稱:“我們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更要清醒地審視自身的不足。公司資源配置仍有調整優化空間,在組織調整和運營效率均有待重塑與改善。平安健康2023年主動進行了全方位的經營組織變革,流程與機制再造。”
具體來看,2023年,平安健康在組織架構上,將原有的多個事業部調整為銷售中心、醫療中心、產品中心、技術和運營中心以及共同資源中心五大中心。業績說明會上,李斗進一步稱,經營組織變革以及流程與機制再造都是基于三個簡單問題——“我為誰、我是誰、我拿什么為誰”。
“在過去一段時間,我們以用戶為先,先去了解客戶過去和現在的一些需求,比如以前平安健康的家醫醫生服務分為家醫、專醫、名醫、就醫,各自有各自的觸客和服務邏輯。現在我們將四醫都合并到家庭醫生作為統一的入口,讓客戶能夠有真正的專屬醫生服務。同時,平安健康在幫助企業端客戶匹配服務需求時,流程復雜且繁重,因此,平安健康成立了集中作業中心,大大節約了匹配客戶需求的時間以及提升了準確度。”李斗表示。
其次,平安健康針對“到線、到店、到家”核心場景繼續深化和打磨產品。據李斗透露,在慢病管理方面,平安健康根據客戶多病體、復雜病體的情況升級產品,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站在“我是誰”的角度,李斗表示,平安家醫和養老管家是平安健康觸達客戶的角色。所以,平安健康也對平安家醫和養老管家服務進行了升級。數據顯示,2023年,平安健康家庭醫生會員覆蓋近1300萬人,家醫服務人均使用頻次3.7次,較2022年有所提升。
深耕“保險+居家養老”
自2021年宣布戰略調整深化以來,平安健康業務結構在2023年基本調整完成。值得一提的是,平安健康此前曾多次提出將在2024年至2025年實現扭虧。臧珞琦在業績說明會上進一步明確,展望2024年,公司有信心加速去實現盈利上岸。且公司盈利上岸是戰略落地的財務表現,并不是降本增效短期的一些措施所達成的結果,更不是平安健康最終的目標。
在新的發展階段,以服務患者為核心,突破現有模式瓶頸,向健康管理邁進,將成為平安健康乃至互聯網醫療將面對的長期挑戰。醫療戰略咨詢公司LatitudeHealth創始人趙衡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互聯網醫療行業不僅結束了高增長,市場也在逐步出清,大量互聯網醫療公司將不再存在。”
與此同時,資深互聯網醫療從業人士高松則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互聯網醫療之前經歷的紅利期本質上是資本充裕,允許各種虧本嘗試,嘗試的過程中留存下部分所服務的主體認同這種模式。”
F端(金融端)的穩定增長和B端企業健康管理業務的快速崛起依然將成為平安健康駛向下一步階段的重要抓手。同時,平安健康將發展養老服務作為下一步重點工作,這也是李斗加入后被寄予厚望的一塊業務。
李斗表示,“保險+居家養老”作為平安集團保險+服務整個體系里面重要的力量,在過去一段時間也得到了市場客戶的認可。公司的服務網絡在短時間內就拓展了50多個城市,10類服務。養老服務的難點在于標準缺乏,以及城鄉之間的差異,品質的參差。平安健康將在醫、住、樂、護四個核心場景里面,聯合行業的專家、頭部供應商,一起來打造服務標準,建立服務系統,落地服務監督。(孫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