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平“空降”幸福人壽董事長,需直面經營扭虧、超三成股權異常等難題
藍鯨財經記者從多個信源處獲悉,日前,原復星保德信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復星保德信”)總經理陳國平赴幸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幸福人壽”),有望“空降”擔任董事長一職。
陳國平先后在平安人壽、新華保險任職,業內評價其具有豐富的個險經營經驗,擅長管理,而幸福人壽業務集中在銀保渠道,或借力拓展銷售渠道的多元化建設。
此番來到幸福人壽,陳國平肩上的擔子并不輕。首先是經營端,2023年幸福人壽保費收入增長,但由盈轉虧,凈虧損2.78億元。且拉長周期來看,公司尚未從2018年的巨虧陰霾中走出,未彌補虧損項仍有較大“窟窿”待填補。同時,其還存在較大規模的非標投資,截止2023年末,幸福人壽所投資的非標資產涉及違約的賬面余額為53.81億元,針對違約投資合計減值計提比例約為46.95%。
其次在于股權結構的穩定性,自2022以來,數家股東擬“清倉”幸福人壽股權,截至去年4季度末,該公司有三成左右股權處于凍結或質押的異常狀態。
新華舊將陳國平“空降”幸福人壽
去年4月,原復星保德信人壽總經理陳國平在其朋友圈宣布辭任。近一年后,陳國平“空降”幸福人壽,有望出任董事長,“接棒”王慧軒,成為幸福人壽從中國信達手上“易主”后的第二任董事長。
不過,截至發稿,幸福人壽官網顯示,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仍為王慧軒。
陳國平深諳個險經營,從事壽險行業已20年有余。公開信息顯示,陳國平于1992年畢業于成都科技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1995年從華南理工大學獲得工學碩士學位,2011年獲得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學位。
1996年時,陳國平加入平安人壽廣東分公司,從基層做起,后逐步升任為中支總經理、分公司總經理助理(分管營銷)。2002年,陳國平離開平安人壽,出任新華保險江蘇分公司總經理一職,2007年轉任浙江分公司擔任總經理(公司總監級)。在浙江任職期間,陳國平管理個人險人力過萬,浙江分公司在其領導下兩年保費合計超100億,占據當地市場第四位。
2019年8月,陳國平加盟復星保德信,出任總經理一職,負責推進業務進展和戰略實施,直至2023年4月,陳國平宣布辭任。
公開數據顯示,近年來幸福人壽通過銀保渠道實現保險業務收入穩健增長。2022年時,幸福人壽不僅深化與建設銀行和郵政儲蓄銀行等國有大行合作,還新增與東莞銀行、蘭州銀行等地方性城市商業銀行的合作渠道,使其銀保渠道合作銀行布局更廣泛。從渠道分布來看,2022年,幸福人壽全年銀保渠道銷售占比達到了83.28%,個險渠道保費收入僅12.95%。
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聯合資信”)在幸福人壽跟蹤評級報告中指出,銀保渠道仍為幸福人壽最大銷售渠道,且業務渠道呈集中趨勢,但渠道多元化程度有待加強。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幸福人壽很可能是看重陳國平個險隊伍管理經驗,或意味著公司可能轉變經營思路。陳國平是否會帶領幸福人壽從銀保渠道為主向個險渠道傾斜轉變,增加個險經營的底色,也有待觀察。
2023年虧損2.78億元,超3成股權質押或凍結
不過,陳國平到任后,也還面臨著幸福人壽的歷史“包袱”,一則源于經營,一則源于股權。
回顧幸福人壽發展歷程,自成立以來,該公司在多數年份呈虧損狀態,2015年至2017年出現短期盈利后,2018年,受投資端影響,權益類投資有較大規模損失,幸福人壽出現68.01億元虧損,成為年度“虧損王”,也導致中國信達凈利潤同比縮減約3成。
此后兩年經營情況有所好轉,連續三年盈利,2019年至2021年,分別實現凈利潤0.76億元、0.97億元、5.16億元。不過,2022年幸福人壽凈利潤又開始縮水,當年實現凈利潤為1.71億元,較2021年下降66.86%。償付能力報告數據顯示,2023年,幸福人壽由盈轉虧,凈虧損2.78億元。
保費方面,幸福人壽維持增長態勢,且持續兩位數增長,2023年保費收入規模超過200億元,達到224.88億元,同比增長13.4%。
據聯合資信出具的2024年跟蹤評級報告,2023年,幸福人壽退保金76.7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4.06%。同時,其還存在較大規模的非標投資,截止2023年末,幸福人壽所投資的非標資產涉及違約的賬面余額為53.81億元,針對違約投資合計減值計提比例約為46.95%。受個別投資業務會計科目調整等因素影響,幸福人壽其他綜合收益2023年末規模較上年末進一步下降,疊加出現凈虧損,導致年末所有者權益規模有所下滑。
股權方面,2019年,中國信達因回歸主業擬出清幸福人壽股權,引來多路資本對接洽談,最終由地方性險企誠泰財險以及地方國企東莞交投勝出,二者分別持股30%和20.995%,于2020年正式成為幸福人壽第一、第二大股東。
有“新人”進,自然也有“舊人”出。2022年11月,北京產權交易所披露股權轉讓招商項目,深圳市億輝特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輝特”)和深圳市拓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拓天投資”)分別作為幸福人壽第四大股東和第六大股東合計出售幸福人壽16.59億股股份,約占總股本的16.37%。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億輝特與拓天投資所持有的幸福人壽股份均處于凍結或質押狀態。根據4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億輝特有6.06億股處于質押狀態,9.39億股被凍結;拓天投資持有的4.53億股處于質押狀態,0.91億股處于凍結狀態。其中,億輝特、拓天投資所持股權分別向華夏人壽和新時代信托辦理了質押,后兩家機構,均為原“明天系”旗下金融機構。
除了上述兩家股東,三胞集團所持有的14.37億股份均處于質押、凍結狀態;上海中房置業公司持有的2.2億股份被凍結。綜合來看,截至2023年年末,幸福人壽有超過3成的股權處于質押或凍結狀態。
聯合資信認為,2023年,幸福人壽保險業務持續發展;償付能力充足率符合監管要求,但面臨一定資本補充壓力。存量非標投資規模較大且在當前信用事件頻發的市場背景下,需關注存量違約資產收回以及未來質量變化情況。此外,需關注不行使“18幸福人壽”贖回選擇權對幸福人壽財務成本上升、財務數據表現及償付能力等帶來的影響。(李丹萍高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