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險企首月壽財表現分化:壽險“四降一升”財險全面增長
近日,中國人保、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等5家A股上市保險公司2024年1月保費數據已全部公布。數據顯示,5家公司1月合計實現保費收入5505.96億元,同比下降2.6%。其中,僅中國人壽保費取得2.2%的同比正增長。
整體來看,上市保險公司壽險業(yè)務呈現“四降一升”,財險業(yè)務實現全面正增長,壽險、財險分化較大。
壽險聚焦銀保價值主線
壽險業(yè)務方面,在“報行合一”影響下,上市保險公司壽險業(yè)務增速放緩,保費表現有所分化。
具體來看,中國人壽、平安壽險及健康險、太平洋壽險、新華保險、人保壽險等上市人身險公司1月保費收入分別為2066億元、1018.36億元、449.27億元、298.9億元、320.0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3.6%、-14.7%、-15%、-18.5%,合計實現保費4152.57億元,同比增長-4.5%。其中,僅中國人壽實現保費正增長,但增速較2023年12月亦有所放緩。
券商普遍認為,多家公司保費出現負增長和整體表現分化是受到銀保渠道“報行合一”影響。廣發(fā)證券表示,“報行合一”實施后,銀保渠道傭金費率較之前平均水平下降30%左右,預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銀行銷售保險產品的積極性,中國人壽取得正增長主要受益于“開門紅”預售節(jié)奏較早以及銀保占比低于同業(yè)的綜合影響。海通國際證券表示,中國人壽取得正增長,一是由于2024年公司“開門紅”籌備提前,二是受春節(jié)假期因素影響導致上年同期基數較低。
業(yè)內人士表示,在各大公司產品及主營策略調整下,保費收入波動屬正常現象,長期來看有利于壽險聚焦價值主線。信達證券研報表示,從價值角度看,嚴格執(zhí)行“報行合一”,壓降實際傭金和費用,銀保渠道產品新業(yè)務價值率或邊際上有所提升,險企負債質量有望進一步夯實,產品結構有望持續(xù)優(yōu)化。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近年來保險公司“開門紅”期間的主打產品,1月以來,各家公司均開始執(zhí)行萬能險產品結算利率下調,這可能造成短期的保費波動。上述研報稱,從需求端來看,在國有大行及股份行紛紛下調利率和理財產品凈值化背景下,萬能險等產品依然具有競爭力,萬能險結算利率的及時調整有利于緩解險企潛在的利差損風險,減輕利率下行下的投資壓力,更好地做好資產負債匹配。
財產險全面穩(wěn)健增長
與壽險業(yè)務整體增速放緩走勢不同的是,上市險企在財產險業(yè)務上表現較為亮眼。1月,上市財產險公司共取得保費1206.54億元,同比增長3.5%。
數據顯示,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平洋產險等3家公司1月保費收入分別為628.28億元、324.33億元、253.9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7%、1.1%、8.9%,均實現同比正增長。其中,保費規(guī)模最大的仍是人保財險,太平洋產險取得較快的保費增速。
從人保財險具體保費情況來看,1月人保財險車險與非車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2.9%、2.6%,與去年同期的0.2%、2.1%增速相比,增勢顯著,非車險業(yè)務維持穩(wěn)定增長。
業(yè)內觀點認為,受益于財險的剛需屬性,上市財產險公司均實現穩(wěn)定增長。方正證券表示,財產險保費增速提升,主要原因是新車銷量大幅增長,非車險整體增速穩(wěn)健。
展望2024年,財產險保費有望繼續(xù)保持穩(wěn)健態(tài)勢。華西證券研報稱,車險方面,憑借剛性需求,預計車險保費將受益于機動車保有量的穩(wěn)步增長及新能源車均保費的提升而維持5%左右的穩(wěn)健增速。非車險方面,非車險品種繁多,基數均相對較小,隨著我國經濟發(fā)展及各主體保險意識逐漸加強,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