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眾人壽首任總裁趙松來到齡離任,新戰略規劃實施元年部署這六項工作
藍鯨財經關注到,近日,瑞眾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瑞眾人壽”)公告,因達到退休年齡,趙松來不再擔任瑞眾人壽總裁。這位出身國壽,作為托管組成員幫助華夏人壽完成風險處置的保險“老將”,此時到齡退休,可謂功成身退。
趙松來離任,但瑞眾人壽剛剛啟航。2024年,是瑞眾人壽首個完整經營年度,也是新戰略規劃正式落地實施元年,公司部署六方面重點工作,強調把握好“穩”和“進”、“立”和“破”的關系,統籌平衡好規模與效益、資產與負債、發展與安全。
首任總裁趙松來到齡退休,為保險“老將”出身國壽
作為瑞眾人壽首任總裁,趙松來任職資格于2023年10月獲批。出身國壽的趙松來,曾任中國人壽天津市大港區支公司副經理、總經理,天津市分公司總經理等職務。后又出任國壽集團保險職業學院院長、黨委書記。至今,其在保險業已扎根約40年。
基于豐厚的保險從業履歷,在華夏人壽被監管接管并由中國人壽托管后,趙松來被委任參與華夏人壽托管工作。
接管到期后,2022年7月,趙松來獲批出任華夏人壽總經理,同時獲批的還有董事趙立軍,副總經理李英建,總精算師田今朝,四人均來自國壽體系。
2023年7月,瑞眾人壽獲批開業,北京監管局屬地監管,由九州啟航(北京)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合伙)(以下簡稱“九州啟航基金”)持股60%,中國保險保障基金有限公司持股40%。其中九州啟航基金成立于北京,基金規模達339億元,除執行事務合伙人外,投資人包括中國人壽、太保壽險等在內的11家壽險公司。
背景雄厚的瑞眾人壽,承擔著重任。2023年11月,經監管批復,瑞眾人壽整體受讓華夏人壽保險業務及相應的資產、負債。據雙方簽訂的《相關業務及資產負債轉讓協議》,瑞眾人壽受讓協議約定的華夏人壽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業務、資產及權益、負債、機構、網點、人員隊伍等。2023年1月起華夏人壽新形成的業務等,由瑞眾人壽承接。
伴隨華夏人壽完成風險處置及瑞眾人壽開業,推進各項業務對接的趙松來,如今可謂功成身退。而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瑞眾人壽董事長趙立軍,同樣已到退休年齡。
出生于1963年的趙立軍,早期任職于中國人保,后加入中國人壽,曾任中國人壽(股份)財務部總經理助理、總經理,山東省分公司副總經理,法律與合規部總經理,國壽集團財務總監兼職務部總經理,中國人壽副總裁等職務。2020年,趙立軍成為華夏人壽托管組組長,后出任瑞眾人壽首任董事長。
開啟新戰略規劃落地實施元年,部署六項工作
對于戰略定位,成立之際,瑞眾人壽提出,要確立“專業化、生態化、數字化”遠景目標。雖然僅成立半年,但依托于股東實力與所承接華夏人壽業務及機構等,瑞眾人壽可算巨輪啟航。
目前,瑞眾人壽注冊資本565億元,共有24家直屬分公司,150家中心支公司,480家支公司及營銷服務部,15萬人力規模。
業績方面,藍鯨財經獲悉,2023年,瑞眾人壽總保費2691億元,同比增長6%,原保費收入1947億元,同比增長7%,新單保費1544億元,同比增幅達到9%,續期保費也有3個百分點的增長,達到1146億元。同期,新單標保同比增長33%,長險新單期交保費同比增長28%。理賠方面,2023年,瑞眾人壽理賠案件42.94萬件,理賠金額58.13億元。
2024年,是瑞眾人壽首個完整經營年度,也是新戰略規劃正式落地實施元年。
日前,在2024年工作會議中,瑞眾人壽提出,要把握好“穩”和“進”、“立”和“破”的關系,統籌平衡好規模與效益、資產與負債、發展與安全。下階段,要以中長期發展戰略及2023-2025年發展規劃落地為牽引和抓手,堅持內外兼修、一體推動高質量轉型落地見效。
同時,瑞眾人壽部署2024年的六項重點工作:一是全面加強黨的建設;二是持續推動風險處置有效實施;三是積極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四是推進三化戰略全面宣貫落地,完成戰略規劃審議報備,做好戰略規劃宣傳引導,推動戰略規劃落地實施;五是著力推進重點領域深化改革,創新產品研發模式,強化業務與銷售能力建設,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推動投資能力和投資收益持續雙提升;六是強化資源保障和機制建設。
戰略明晰,市場期待,誰將接任瑞眾人壽總裁一職,又能否引領瑞眾人壽在“穩”與“進”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