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保險優勢助力癌癥預防
在癌癥預防方面,商業保險可以做些什么?對此,《中國銀行保險報》記者進行了系列采訪調研。
國際SOS中國醫療培訓經理祝建偉表示,對許多人來說,抗癌往往只強調診斷后的治療,世界癌癥日相關主題活動可以提醒公眾采取積極干預措施。重疾不重(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認為,商業保險可以在癌癥防治方面發揮更大作用,降低保險消費者罹患癌癥的概率比經濟賠償更重要,這也是商業健康險的責任。
癌癥可防可治
2023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等13個部門制定《健康中國行動—癌癥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指出,到2030年,癌癥防治體系進一步完善,危險因素綜合防控、癌癥篩查和早診早治能力顯著增強,規范診療水平穩步提升,癌癥發病率、死亡率上升趨勢得到遏制,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達到46.6%,患者疾病負擔得到有效控制。
《實施方案》指出,控制危險因素,降低癌癥患病風險。祝建偉介紹,企業在健康管理策略中,應促進癌癥早期診斷和預防。雖然癌癥仍是全球健康的重大挑戰,但主動采取預防措施可以降低死亡率。通過有效的一級預防措施,大約30%-50%的癌癥病例可以預防。
《實施方案》明確,用人單位依法依規組織開展工作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的定期檢測、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和個體防護管理等,全面落實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國際SOS研究表明,工作環境和工作時長對員工身心健康和福祉都有重大影響。有些工作可能會使員工暴露在風險因素中,有些工作習慣也會導致鍛煉不足和不健康的飲食模式。鍛煉不足和不健康的飲食模式都是已知的癌癥風險因素。
“因此,企業雇主在幫助員工在工作場所中塑造健康習慣和減輕癌癥風險方面,可以發揮關鍵作用。”祝建偉補充,“簡單而有效的工作場所改進,如推廣健康飲食和鼓勵定期鍛煉,可以顯著降低罹患癌癥的風險。將這些納入企業健康計劃中,可以讓員工成為自身健康的積極參與者和主動管理者,也可以降低癌癥風險。”
商業保險的嘗試
國際SOS中國董事總經理張嶷認為,專業的健康管理可以確保員工身心健康。他同時認為,在員工健康方面,保險非常重要。保險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之一,也是企業風險管理策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法國再保險北京分公司壽險與健康險、新風險定價負責人郭東東認為,癌癥作為一種慢性疾病,是可防可治的。我國提出了癌癥三級預防,一級預防為消除或減少致癌的因素,如吸煙、喝酒、病毒感染、健康飲食;二級預防為癌癥的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期治療;三級預防為術后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傳統保險產品主要體現在醫療費用報銷和重疾險給付兩方面,保險產品還可以作為健康管理服務的一部分,促進癌癥風險管控關口前移。
中韓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創新發展部市場負責人陳琳表示,各家保險公司為提升產品競爭力,開始在保險產品之外的服務模塊下功夫。其中,一些保險公司開始在健康管理板塊做深化和創新,將保險產品和健康管理服務進行融合,旨在通過資源整合、費用內嵌等模式,加強與客戶在產品的前、中、后端交互,通過健康管理與客戶經營中的服務,實現客戶、保險公司、健康服務提供商三方的共贏。
北京非司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賈慶波是一位從事臨床工作20多年的醫生,專注于胸部腫瘤治療,如今又開始從事醫學與保險相關聯職業。保險公司可以通過健康險產品向客戶普及風險管理理念,可以成為宣傳癌癥相關知識的一種途徑。“也就是說,購買健康險的客戶可以通過保險從業者了解關于癌癥的知識,包括癌癥的認知情況以及基本的預防和治療知識,這對于推動癌癥知識的普及起到了一定促進作用。”賈慶波表示,這需要保險從業者有相當的癌癥防治知識。
保險界人士普遍認為,處于健康資源整合中間環節的保險行業,在保險保障及健康管理服務供給方面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優勢。在海外成熟市場,客戶的健康管理和保險保障水平呈現良好的正相關關系,鼓勵客戶養成好的健康習慣,及早發現身體隱患早作治療,降低醫療費用支出,是客戶與保險公司共同的愿望。目前,在醫療保險保障加健康管理服務的綜合領域,我國保險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