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保險服務企業創新大有可為
為了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擴大保險力量在科技創新進程中的作用,金融監管總局于近日發布了《科技保險業務統計制度》(以下簡稱《統計制度》)。
按照規定,從今年2月起,保險公司開展科技保險業務數據試報送,8月起開展科技保險業務數據正式報送工作,報送數據包含全國及各省。
明確科技保險內涵
發展科技保險,首先應明確科技保險的內涵。
《統計制度》明確了科技保險的定義:科技保險是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產業化推廣等科技活動以及科技活動主體,提供風險保障和資金支持等經濟行為的統稱。其中,將科技保險業務劃分為向科技活動風險提供保障的保險業務、為科技活動主體提供保障的保險業務。
對于科技企業的評定標準,《統計制度》明確,科技企業包括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通過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或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任一認定或評價的企業等六類企業。
《統計制度》還明確了統計的保險業務涉及財產保險業務(包括財產損失保險、責任保險、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等業務)以及短期意外傷害保險業務、健康保險業務。
由此可見,《統計制度》對科技保險相關內容進行了明確的解釋說明,為做好實施工作、持續開展科技保險數據動態分析奠定了基礎。
“從特征和功能的視角來分析,科技保險主要功能在于降低科技創新風險和彌補創新失敗后的風險損失。由于高科技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常常伴隨著各種可能導致企業財產損失和人身傷害的風險,投??萍急kU后,保險公司能夠賠償原本應當由企業自行承擔的各種民事責任風險損失?!敝行沤ㄍ斗治鰩熩w然說。
大力發展科技保險
由于科研項目本身具有不確定性,研發團隊穩定及能力具有局限性,科技創新活動在科研開發、成果轉化、市場推廣等各階段均可能面臨中止或失敗等一系列風險。此類科技風險貫穿科技金融發展的整個過程,急需一種能夠有效化解科技創新活動中復雜多變問題,分散科技企業或研發機構在生產、銷售、產業升級以及其他經營管理活動中可能出現的風險的保險險種。
2006年,科技部與原保監會共同制定了《關于加強和改善對高新技術企業保險服務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大力推動科技保險創新發展。隨著我國科技創新實踐越來越頻繁,科技保險逐漸發展起來,并成為保險公司創新發展的重要業務。
以中國人壽財險為例,該公司為科技創新企業開發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和首版次軟件保險“三首”類以及知識產權類、網絡安全類、生命科學類、航天類及高新技術企業類保險等八大類共40余款專屬保險產品,創新開發汽車芯片質量安全責任保險、數據知識產權侵權損失補償保險等特色產品。2023年,該公司科技保險風險保障達87萬億元。
趙然表示,科技保險能夠促進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也降低了科技企業的風險敏感性?!翱萍急kU的發展將提高科創過程中每一種微觀主體的風險接受能力和風險接受度,讓科技企業更積極地投入創新活動,加速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壁w然說。
科技保險向“專精特”邁進
科技保險已經逐步成為服務國家科技戰略、助力解決“卡脖子”問題的重要金融工具之一??萍急kU的險種已經擴大到30多種,但是對于不斷變幻的科技風險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承保范圍也有待擴大。
科技創新是一個長久、復雜的活動,在不同階段有對應的風險特征,對于不同風險要設計不同的保險產品。例如,即便新產品研發成功,還將面臨成果轉化、市場化帶來的風險。在成果轉化階段,可能面臨資格審查不通過,成本過高導致不能實現工業化生產,或者生產與銷售之間無法順利對接等風險;在市場化階段,將要面臨的風險主要是該產品能否受到消費者青睞,能否順利銷售成功并達到預期目標。因此,該階段的險種設置重心應該保障銷售是否成功的風險。
為做好科技金融這篇大文章,實力更強勁的大型險企早已謀篇布局,近期更是向著“專精特”邁進。
今年上海兩會期間,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國太保集團黨委書記傅帆表示,正在積極向金融監管總局申請成立獨立的科技保險公司,通過專業性的子公司,更好地為科技創新企業服務。據了解,中國太保通過比較完整的科技風險保障體系,提供了大量風險保障的產品和服務。目前,中國太保對上??苿撝行幕?、國投科技轉化基金等科技創新方面的私募基金的投資額度已達到50多億元。
作為中國太平旗下的專業科技公司,太平科技保險公司在2024年工作會議上明確,將聚焦服務國家科技戰略,推動政策性科技保險業務和市場化特色非車保險兩大板塊綜合發展,明確“堅守合規、轉型發展、實現盈利”總體發展策略,深入學習科技行業,闖出科技保險的“專精特”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