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推進個人養老金制度全面實施
2024年1月24日,《中國銀行保險報》記者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個人養老金制度運行平穩有序,先行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下一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將積極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持續擴大企業年金覆蓋面,推進個人養老金制度全面實施。
“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持續深化。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個人養老金制度、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等改革平穩推進,基金監管和投資運營不斷加強,社保待遇按時足額發放。”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政策研究司副司長陳峰介紹。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10.66億人、2.44億人、3.02億人,同比增加1336萬人、566萬人、1054萬人。全年三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7.92萬億元,支出7.09萬億元,年底累計結余8.24萬億元,基金運行總體平穩。
與此同時,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工作進展順利,截至2023年底,參保人數731萬人。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省級統籌全面實現。全年發放失業保險金等各類失業保險待遇976億元。推動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截至2023年底,投資運營規模1.86萬億元。
就業方面,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244萬人,12月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
“全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2%,是拉動就業增長的關鍵所在。同時,服務業加快恢復,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54.6%,經濟發展帶動就業的能力不斷增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副司長運東來介紹。
運東來表示,從走勢看,2024年就業工作穩的基礎總體牢靠,經濟增長將進一步恢復,新舊動能加快轉換,新的就業增長點不斷出現,為穩就業提供堅實支撐。與此同時,經濟運行不確定因素增多,社會預期偏弱,就業總量壓力不減,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穩就業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下一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更加突出政策協同。推動非經濟政策出臺同步評估就業影響,提升經濟社會發展就業帶動力。完善財政補貼、稅收優惠、金融支持、社會保障等支持體系,釋放政策促就業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