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1個月五家上市險企實現保費2.52萬億元人身險公司保費“兩升三降”,財產險均實現正增長
近日,A股五家上市險企先后披露前11個月保費數據。截至11月末,中國人保、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人壽壽險公司以及新華保險合計保費收入為25246.76億元,同比增長5.33%。整體上看,人身險和財產險公司保費增速較10月均有所改善。
人身險:保費呈“兩升三降”態勢
人身險方面,前11個月,A股五家上市險企實現保費收入15295.31億元,同比增長14.85%。其中,中國人壽壽險公司、平安人壽、太保壽險、新華保險和人保壽險保費收入分別為6146億元、4339.49億元、2239.77億元、1597.38億元和972.67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3.9%、6.8%、4.4%、1.91%以及9.69%。
從數據來看,五家上市險企前11個月保費均實現正增長,但僅看11月單月,五家上市險企人身險業務呈現出“兩升三降”的分化格局。其中,平安人壽和人保壽險保費收入實現正增長,分別為250.69億元和27.5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94%和2.77%。國泰君安證券研報分析稱,預計人保壽險保費實現正增長主要得益于優化保費結構帶來續期業務改善;平安人壽則為在監管部門引導年度間平穩發展的背景下主動調整業務結構。
其余三家公司11月單月保費增速承壓。中國人壽壽險公司、太保壽險、新華保險11月分別實現原保費收入167億元、94.47億元、68.18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18%、-19.01%、-12.2%。
總體來看,五家險企11月單月保費收入較10月全部負增長有所緩和,降幅也相對收斂。廣發證券預計,單月增速下滑與銀保渠道“報行合一”政策落地,人身險公司需要重新報備產品和網點重新簽約,出現了短暫的過渡期有關;另外,盡管監管部門對“開門紅”行為進行規范,但險企在平衡年底收官的同時仍會做好“開門紅”客戶的儲備和隊伍的培訓。
信達證券認為,整體來看,雖然各大險企受到預定利率切換、銀保渠道“報行合一”、“開門紅”預收限制等影響,保費收入階段性承壓,但是保險產品具有的“儲蓄”“保障”等屬性在當前金融環境下仍具有吸引力,從同類競品來看,近期理財公司密集下調理財產品業績基準,銀行掛牌利率頻現下調,3.0%預定利率的保險產品需求仍有望持續釋放,且2023年初保費基數對于2024年“開門紅”壓力有限,各大險企壽險保費表現有望逐步回暖。
展望2024年,方正證券研報提出,2023年全年任務達成進度較好,行業聚焦組織發展并提前籌備2024年“開門紅”??紤]到個險“開門紅”預錄入進度超預期、銀保渠道重新簽約基本完成并啟動銷售,疊加存款利率持續下行,“開門紅”業務節奏調整不改居民客觀存在的理財需求,2024年一季度各家“開門紅”有望延續增長。預計2024年1月承保保費同比下降,但明年一季度將逐步追回進度并實現增長。另外,冬季流感高發以及醫療資源緊張將刺激居民健康險需求,健康險銷售有望持續回暖,預計2024年一季度保費有望延續兩位數增長,為2024年全年奠定增長基礎。
財產險:“老三家”保費均實現正增長
財產險方面,“老三家”前11個月合計攬收保費9211.04億元,同比增長6.01%。其中,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分別實現保費收入4727億元、2736.47億元、1747.5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8%、1.4%、11.8%。
就單月保費來看,“老三家”保費收入均實現正增長。11月,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單月保費收入分別為328.8億元、242.47億元、137.5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0.26%、12.1%,整體保費增速略有提升。
車險方面,據乘聯會數據,11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208萬輛,同比增長26%,環比增長2.4%。其中,新能源車市場零售84.1萬輛,同比增長39.8%,環比增長8.9%。得益于新能源車的增長以及部分燃油車清庫存,疊加11月車市促銷力度持續增大,推動購車消費需求有所釋放。人保財險車險保費進一步增長,前11個月保費收入達到2542.67億元,同比增長5.5%。
車險綜合改革以來,財產險費用水平趨于相近,定價和服務成為影響車險業務發展的重要因素。頭部險企歷史數據積累充分、定價更精準、理賠控制更精細,同時附加服務豐富,推動“老三家”車險市場份額不斷提升。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險企車險業務費用空間相對充足,導致車險市場拼費用搶市場的惡性競爭再抬頭,費用率抬升明顯。截至今年上半年,“老三家”費用率同比均有一定增長。
平安證券認為,隨著車險綜合改革首年基礎效應的減退,近年來,車均保費基本保持平穩,未來車險保費增長主要依靠承保車輛數量增長。盡管新車銷量存在一定波動、我國汽車保有量已處于較高水平,但汽車保有量仍在高位保持增長;同時,與海外汽車市場相比,我國每千人汽車保有量尚有較大提升空間。在車均保費保持相對平穩的基礎上,車險保費增長主要依靠新車銷售和存量車轉化拉動,預計車險保費將保持穩健增長。頭部險企在定價能力上具備核心優勢,預計其車險保費增速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非車險方面,前11個月,人保財險意健險保費收入為886.47億元,同比增長3.9%;農險保費收入為560.49億元,同比增長13.8%;責任險保費收入為315.79億元,同比增長2.5%;企財險保費收入為154.22億元,同比增長5.6%;信用保證險保費收入為50.79億元,同比增長3.3%;貨運險保費收入為49.15億元,同比增長10.5%;其他險種保費收入為167.42億元,同比增長34.8%,累計保費呈現較好增長勢頭。財通證券表示,隨著經濟持續修復、政策因素出清、業務結構調整影響邊際減弱,人保財險非車險保費有望在低基數下實現兩位數增長。
平安證券也認為,政策支持、空間廣闊,非車險保費有望保持高速增長。具體而言,頭部險企持續優化業務結構,保費將呈現高質量穩健增長;政策支持商業健康險發展,短期意健險業務有望保持較高速增長;盡管自然災害導致非車險賠付存在一定不確定性,但頭部險企準備金計提充足、承保盈利具備“安全墊”;此外,頭部險企持續推動非車險個人業務發展、不斷優化非車險法人業務結構,如主動壓縮高賠付雇主責任險和受宏觀經濟周期波動影響較大的信用保證險,并通過風險減量措施加強事前事中事后的流程優化和風險預警等,改善企財險和責任險的盈利能力。
展望2024年,廣發證券預計,受益于剛需屬性,財產險保費收入有望穿越周期穩定增長。與此同時,自然災害損失回歸穩態、風險減量持續推進,有望推動賠付率逐漸優化,而費用率則受益于監管部門高壓態勢,惡性競爭有望下行,財產險公司發展環境向好。(王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