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銀行:科技投入成績單亮眼
記者杜肖錦
科技投入增幅超70%,科技人才增長兩倍多,發明專利申請增長50倍。這是興業銀行向投資者披露的“科技投入成績單”。
“我們圍繞數字化轉型做了大量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工作,目前到了向數字化要效益的新階段。”日前,在興業銀行2023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該行董事長呂家進表示。
“生死時速”推進數字化轉型
2023年,興業銀行手機銀行月活躍用戶數(MAU)較年初增長7.52%到2252萬戶;興業普惠融資余額691億元,比年初增長167%;興業管家平均MAU增長22%,交易筆數增長16.34%;興業生活注冊客戶數比年初增加1072萬戶,增幅10.6%;銀銀平臺機構投資保有規模3363億元,比年初增長68.74%。場景生態建設新增項目1000多個,覆蓋結算性存款3190億元,比年初增長14.61%。
興業銀行副行長孫雄鵬表示,近年來,該行用“生死時速”推進數字化轉型,科技及相關人才投入成本增幅較大,成效主要體現在服務體制和發展增效上。
具體來看,一是用新體系服務新需求,目前基本完成數字興業框架搭建。二是用新工具解決舊難題。比如,鄉村振興方面,通過物聯網辦理活體抵押貸款超10億元;綠色金融方面,使用雙碳平臺管好碳賬戶、用好碳數據;打造智能反欺詐平臺方面,累計攔截電詐、涉嫌洗錢資金超6億元,保護電詐潛在受害者資金超4億元。
有信心保息差
截至2023年末,興業銀行總資產10.16萬億元,同比增長9.62%;存款、貸款均突破5萬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興業銀行營業收入2108.31億元,比上年減少5.19%;歸母凈利潤771.16億元,比上年減少15.61%。對于營收凈利“雙減”,興業銀行行長陳信健表示,這是因為一筆135億元的一次性收益包含其中。如果扣除該因素,2023年營收仍增長0.94%。
“息差問題是我們最關注的指標。”興業銀行計劃財務部總經理林舒表示,2023年凈息差1.93%,比上年下降17個基點,但仍處于股份行頭部水平。
“2024年底預計息差在1.8%以上,應該是跑贏大市。”林舒說。
重點領域風險可控
房地產、地方政府融資、信用卡等三大重點領域備受投資者關注。
對此,陳信健介紹,2023年,興業銀行對公房地產新發生不良下降53.98%;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債務新發生不良下降55.22%;信用卡部分前瞻性指標改善,入催率較年初下降0.36個百分點,逾期率下降0.59個百分點。
呂家進表示,預計興業銀行2024年新發生不良和風險成本都將出現一定程度下降,資產質量和資產減值等關鍵指標有條件保持平穩運行。目前風險水平較低、減值準備充足,為今后行穩致遠打下堅實基礎。
年報顯示,截至2023年末,興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與年初基本持平,不良率1.07%,比年初下降0.02%,約為銀行業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撥備覆蓋率245.21%,比年初提升8.77個百分點,是銀行業平均水平的1.2倍;逾期90天以上貸款、逾期6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比值分別為68.3%、77.33%,處于近3年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