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農金融服務提質增速
3月份,由中國經濟信息社發布的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季度監測指數顯示,銀行業穩步加大涉農貸款投放力度,融資服務指數整體呈上升趨勢,近兩年每季度同比增幅均保持在5%以上,其中2023年四季度指數值達142.95點。2023年末,本外幣涉農貸款余額56.6萬億元,同比增長14.9%,領先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同比增速4.3個百分點。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謝玲紅說:“近年來,農村普惠金融迅速發展,農戶貸款規模穩步增長,貸款質量持續向好。當前農戶信用信貸規模穩步增長,逾期率、不良率總體處于較低水平。農戶信用貸款投放增多,保持較快增長。未來需要從優化信用體系、強化金融科技、促進多方協同、健全風險防護等方面推動農戶信用貸款健康持續發展。”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完善大中型銀行“三農”金融服務專業化工作機制,強化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支農支小定位。專家表示,涉農貸款成為支持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舉措,助力農村產業升級和轉型,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需要讓不同類型的商業銀行發揮出各自優勢,從不同方面挖掘涉農金融服務需求。
作為服務地方“三農”的農村金融主力軍,各地農村商業銀行圍繞農村生產經營需求,加大涉農貸款發放力度。地處浙江的嘉善農商銀行通過開展“青年創業伙伴計劃”,為農村返鄉青年創業主體提供全周期成長陪伴金融服務。截至2023年底,嘉善農商銀行已對轄內466戶農創客進行授信,授信額度為3.4億元,其中信用戶數為81戶。浙江農商銀行轄內武義農商銀行副行長雷炳和說,該行積極創新農村金融產品,推出了林權質押貸款、花木貸、生物活體抵押、民宿貸、來料加工貸、美麗鄉村貸等特色貸款。通過對接各農村集體用地整治情況和進展,了解各村融資需求。截至2023年底,該行各項貸款余額達250.27億元,較年初增加35.44億元。
大型國有銀行通過加速下沉縣域市場,為金融助力鄉村振興貢獻力量。監測顯示,6家國有銀行不斷下沉服務網絡,在網點總量收縮的大趨勢下持續增加縣域網點數量,目前縣域網點已占到其全部網點的一半以上。6家國有銀行的涉農貸款余額在總量中的占比持續提高。其中,中國農業銀行涉農貸款余額增速持續領先整體水平,該行糧食重點領域、種業領域貸款增速均達60%以上。
在農業保險服務方面,農業保險取得快速發展。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我國農業保險保費收入為1430億元,增速達到17.31%。
我國特色農產品保險也取得快速發展。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風險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員張峭表示,目前我國特色農產品保險的標的數量從2018年的250余種提高到近500種。地方特色農產品保險的保費規模占比已從2018年的20%提高到2023年的37%。地方特色農產品保險發展,有利于地方特色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對于提高農民收入、促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