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銀行“巴獅數智”榮獲金融支持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優秀案例
華龍網訊鄉村是中國的根脈,是國家大廈的基礎。為全面總結金融支持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典型經驗和做法,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質效和水平,由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普惠金融司指導,中國銀保傳媒主辦,中國銀行業協會和中國保險業協會支持,組織開展了金融支持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典型案例征集活動。重慶銀行“巴獅數智展業移動銀行”榮獲金融支持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優秀案例。
為做好鄉村振興金融支持工作,重慶銀行綜合運用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多項創新技術,以平板電腦+移動背夾+APP為載體,推出服務鄉村的數字化新“武器”——巴獅數智展業移動銀行(以下簡稱“巴獅數智”)。巴獅數智把傳統網點金融服務“一站式”地提供給重慶城口、巫溪、酉陽、彭水等重點幫扶縣,有效降低農村地區客戶獲得金融服務的時間及經濟成本,推動鄉村振興工作縱深發展。
高效+安全實現數字普惠綜合服務能力提升
巴獅數智綜合運用多項創新技術,保障服務鄉村的基礎能力。一是利用5G高速度、低延時的優勢,將交易數據量巨大的業務場景等待時間縮短至秒級,大幅提升鄉村區域業務辦理效率。二是利用云計算分布式的算力支持,突破時間、空間的界限,高效驅動一線人員獲客和維客,實現數字普惠服務能力的提升。三是通過生物識別技術,有效完成客戶的身份識別和認證,確保線上業務的可溯性和安全性。四是探索運用量子加密技術,基于量子態的疊加性和不可克隆的物理特性,在平板終端與后臺系統間建立安全鏈路,提升信息傳輸安全的保障能力。項目投產以來,累計上線近80項功能,覆蓋了傳統網點70%以上的金融服務,打造了助力鄉村振興與普惠小微企業發展的“紓困扶持貸”等多項金融產品服務。
融資+融智把山水相隔變為山水相通
巴獅數智堅持三步走的層層遞進思路支持重點幫扶縣工作。
第一步是把“山水相隔”變為“山水相通”,夯實金融服務渠道基礎。巴獅數智突破地理限制,跨越“三農”服務鴻溝,進一步提高鄉村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發揮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技術優勢,把“移動網點”設在田間地頭、送到三農客戶身邊。強化與后端的多跨協同、互聯互通,通過與核心系統對接,實現了全方位的非現金柜面業務的延伸;與信貸系統、網貸系統對接,實現了助農、支困等鄉村振興類貸款業務辦理;與客戶關系管理系統、電子渠道系統的對接,通過業績查詢、客戶管理、智能營銷、訂單與權益推送等功能,實現區域客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與大數據平臺對接,將前端APP收集到的信息加工整合后形成完整的數據閉環,提升城鄉居民服務質效。
第二步是傳遞“一站式”金融服務理念,完善農村金融基層服務體系。巴獅數智以工作人員手持平板電腦+移動背夾的上門服務形式,向外延伸金融服務,讓客戶足不出戶即可享受與銀行物理網點同質同效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同時,巴獅數智還打造了特色三農金融服務,定制開發“定期子賬戶移出”“存單憑證更換”“助農貸”等專門服務三農客戶的功能,支撐“農村普惠金融綜合服務站”開展特色金融服務,將建設“1+2+N普惠金融服務到村”工作落到實處,進一步提升我行服務重點幫扶縣地區客戶的能力。
第三步是持續加大對“三農”的信貸資金支持。一方面,巴獅數智推出面向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和小農戶的普惠數字信貸產品“好企助農貸”,切實解決鄉村地區融資難的問題;另一方面,巴獅數智支持農村地區中小微企業發展,在2022年推出了“紓困扶持貸”,建立普惠信貸新體驗,助力鄉村地區中小微企業金融發展。
截至2023年末,巴獅數智“三農”交易近43萬筆,發放“助農貸”“支困貸”超1.2萬筆,投放金額超21億元。“紓困扶持貸”自2022年年中上線以來,在城口縣、巫溪縣、酉陽縣、彭水縣等四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已成功簽約657筆,簽約金額超3200萬元,有力推動鄉村振興工作的深入開展,將數字化的金融“活泉”灌溉到田間地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