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抓信息時代新機遇從零開始研發安全可控銀行核心系統——專訪微眾銀行基礎科技產品部總經理盧道和
導語: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做好金融工作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在深入扎實開展第二批主題教育活動及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剛剛結束之際,光明網深入微眾銀行,了解其在黨建引領下有關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等方面的創新成果與具體實踐。
光明網訊“傳統銀行有線下網點,即便在線業務中斷,客戶也會覺得它就在‘樓下拐角處’。但是作為以互聯網渠道為主開展業務的銀行,我們不能容忍這個‘小問題’。”微眾銀行基礎科技產品部總經理盧道和說,微眾銀行成立之初,團隊就決定構建一套安全可控、穩定性強的銀行核心系統。
他們搶抓信息時代賦予他們的機遇,目前微眾銀行的分布式核心系統架構已經實現全自研,基于“開放蜂巢Openhive”技術,利用標準化硬件和開源軟件,構建了全球首個基于安全可控技術的全分布式銀行系統架構,依托全分布式銀行核心系統架構,截至2023年10月末,微眾銀行產品綜合可用率高于99.999%,超越電信級標準;單日金融交易筆數峰值達10億筆。這套分布式核心系統是如何在近九年的時間里流暢運轉,支撐起微眾銀行迭代快、高并發、低筆均金額的數字普惠金融業務?記者日前專訪了微眾銀行基礎科技產品部總經理盧道和,請他介紹如何從零開始挑戰銀行核心系統自主研發的非凡歷程。
不待揚鞭自奮蹄,開創銀行系統分布式布局新時代
“傳統銀行經常面臨服務中斷需要系統升級和維護的壓力,是由于傳統的金融架構采用集中式架構。”盧道和解釋,“集中式架構牽一發而動全身,我們必須要做出改變。”
“我們作為一家數字銀行,不設線下物理網點,如果在線業務出現中斷,客戶在某個時間段查不到銀行的賬戶余額,那很難讓他們接受我們這種全在線的服務‘新模式’。”盧道和說,微眾銀行作為銀行“新物種”,要立足必須有自己的核心技術。
2014年前后,一種最新的數據庫架構走入微眾銀行研發團隊的視野。“分布式數據庫以及相關的開源軟件也越來越豐富。這種全新的架構可以解決傳統金融系統的老問題。”盧道和回憶,作為技術人員,團隊對新技術有著敏感的判斷,討論后覺得它不僅能解決穩定性問題,或許還能開辟全新的銀行業態。
然而,自主研發一套可以應用于金融領域的銀行核心系統談何容易,與國際大廠的規模和投入相比,一群湊在一起想要改變行業的年輕人能成功嗎?
由于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金融領域對于新技術的應用相對審慎,靠從國外引進系統已經不能滿足發展需求。想要放開手腳把傳統架構推翻構建一個全新的架構必須“另起爐灶”。
2014年,以數字銀行為主要運營模式的微眾銀行成立。“創業團隊非常重視科技創新,賦予了科研人員開展源頭創新足夠的探索空間。”盧道和說。
懷抱著對自研系統的渴望,研發團隊不待揚鞭自奮蹄。他們積極開展全新架構的底層設計、開源代碼的適用改進等工作,僅用9個月時間就在2015年8月成功完成了全球首個基于安全可控技術架構的分布式銀行核心系統。
自主研發的成功讓團隊更加感受到方向引領的重要性。系統發布次月,微眾銀行便成立了自己的黨委。盧道和表示,以黨建引領科技創新有利于凝心聚力攻克難關,黨建工作讓科研人員在遇到自主創新難題時不忘初心,更加堅定信念,以黨建為引領,能夠更好發揮科技創新在金融業務發展中的引領保障作用。
在隨后的市場檢驗中,微眾銀行上線的全球首個基于安全可控技術架構的分布式銀行核心系統,因其高可用、高彈性、高擴展的特點支持了隨之而來的海量業務,實現了銀行系統可靠性高的目標,為客戶提供7*24小時全天候服務。
數據顯示,目前,微眾銀行已服務全國逾3.7億個人客戶和超410萬家小微市場主體。作為國內首家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證的商業銀行,微眾銀行科技人員占比多年來始終保持在50%以上,科技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約9%,居全球銀行業前列。
不忘初心助力金融普惠,以自主創新鍛造經濟發展堅實底座
“自主創新讓我們不再需要把大量資金花在購買國外昂貴的設備和支付維保費用上。”盧道和坦言,過去的科技預算中設備、軟件比人貴,而現在把錢省下來用于培養自己的科研隊伍,團隊又自研了更多好的軟件提升技術實力,這是一個自主創新的良性循環。
“現在隨著業務拓展和技術成熟,戶均年IT運維成本已經降至大約2元,是國內同業的十分之一水平。”盧道和說。
與此同時,為了進一步帶動行業創新,微眾銀行開啟與華為鯤鵬芯片團隊的合作研發。“金融行業的應用場景要求高,對芯片的速度、穩定性等都有著很高的要求,我們希望通過合作團隊的協同研發讓鯤鵬芯片可以穩定應用于金融行業。”盧道和表示,盡管在研發初期,團隊心里面也有些打鼓,但大家都覺得方向是對的。
“我們的軟件之前在鯤鵬芯片上并未編譯過,首先我們嘗試對它進行重新編譯并做壓力測試,如果發現問題,我們再齊心協力一點一點解決。”盧道和說,把一個全新的芯片引入系統非常復雜,會有很多未知的問題,大家一點一點從技術角度進行打磨,逐步解決。
最終,鯤鵬芯片被應用于微眾銀行的數據庫、應用服務器、存儲等一系列設備中,在生產上得到了堅實的安全性驗證。
基于持續不斷的源頭創新,鯤鵬芯片在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和大數據等關鍵核心技術的底層算法研究和應用方面已走在行業前列;在人工智能方面,微眾銀行還發布了全球工業級人工智能聯邦學習開源框架FATE;同時,微眾銀行也積極推動區塊鏈技術的發展,牽頭成立了深圳市金融區塊鏈發展促進會,開源了區塊鏈底層平臺FISCOBCOS,成為了國內最大最活躍的國產開源聯盟鏈生態圈之一。“技術創新讓我們在不斷提升銀行創新業務能力的同時,進一步降低自身運營成本。”盧道和表示,微眾銀行一直致力于服務小微企業和普惠人群,讓普惠金融找到商業可持續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