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達科技獲多家機構齊調研技術應用多點開花
4月28日,運達科技(300440)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記錄表顯示公司接受了國金證券、民生證券、招商證券、國元證券、華西證券、冪加和私募基金、長青藤資產、景順長城基金、博時基金、進門財經、橫琴淳臻投資、深圳大道至誠投資、上海玖歌投資、成都觀今私募基金、珠海德諾創業投資、華福證券、茂源資本、中信建投證券等多家機構的聯合調研,機構與運達科技就公司經營情況、智能解決方案的應用與拓展以及公司未來規劃情況展開了交流。
積極應對季節性影響帶來的挑戰
關于運達科技一季度處于虧損的原因,公司解釋主要是因為受到軌道交通行業普遍存在的季節性周期因素影響。
根據近三年數據,公司一季度都是虧損狀態,一季度收入占全年收入的平均比重低,主要經營業績的確認大多集中在下半年,一季度業績對公司全年業績影響較小。
近年來,鐵路固定資產投資額維持較高水平,近十年固定資產投資目標基本超額完成。國鐵集團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鐵路新增運營里程3637公里,其中高鐵2776公里。截至2023年底,全國鐵路營業總里程達到15.9萬公里,其中高鐵4.5萬公里。2024年一季度,全國鐵路完成投資1248億元,同比增長9.9%,其中3月完成596億元,同比增長10.4%,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繼續加速,再破歷史紀錄。由此可以看出軌道交通的市場空間非常廣闊,且呈現出持續增長的趨勢。
公司亦表示,運達科技一直深耕于軌道交通行業,經過多年的努力布局了多個專業領域,形成了穩定且可持續增長的經營態勢。當前主營業務都是符合軌交智能化和低碳環保的發展方向。對于2024年全年來說,公司會積極拓展市場、提升運營效率,爭取業績的提升。
智能解決方案技術應用多點開花
AI產業已經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新高地,各國政府和企業都在積極投入資源,推動AI產業的發展。市場對AI的關注也在日益增強,主要源于AI技術的快速發展及其在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運達科技源于高校實驗室,具備技術領先的產學研基因、得天獨厚的科研資源。成立以來,始終堅持自主創新戰略,勇于突破,善于創新,將技術優勢視為公司的立身之本,通過技術創新引領業務發展。近年來,運達科技緊密跟隨軌道交通數智化綠色發展戰略,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孿生、虛擬現實等前沿科技,為國內軌道交通行業發展提供動力。
對于公司智慧解決方案的市場競爭力,運達科技表示,當前公司的五大解決方案中已廣泛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包括機器視覺、大數據、虛擬現實、數字孿生等。目前,很多科技廠商也在相關領域進行探索,但他們更多是基于大模型、通用平臺的相關研發。對于行業及細分領域,無論是人工智能還是大模型,都需要對場景需求、基礎運行原理和機理深入了解,所以運達在細分領域應用中具有顯著優勢。
對于市場未來的業務規模和體量的展望,運達科技表示,公司與眾科技廠商更多的是優勢互補、協同合作的關系,可以共同開發通用工業互聯網平臺或通用大模型,實現行業應用層面的具體化人工智能應用。
此前,運達科技受邀攜“智慧培訓”“智能運維”“智慧車輛段”三大智慧系統解決方案亮相2024(第八屆)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智慧運維大會。充分展示了數智化新質生產力賦能城軌發展的優秀案例、典型應用場景,與到場專家分享在智慧城軌領域的最新成果,受到廣泛關注。
截至目前,運達科技的智能巡檢機器人已經成功應用于京港地鐵、北京地鐵及國能集團等,協助人工完成大量車下巡檢任務,確保列車運行的可靠性。
看好軌交行業長期發展態勢
近年來,我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呈現出顯著的增長趨勢。根據相關數據,至2023年底,我國累計的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已達到334條,總運營長度超過1萬公里,覆蓋了越來越多的城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深入,軌道交通行業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運達科技長期在軌道交通的提效和安全方面耕耘,重點業務是軌交行業的設備更新改造,鑒于此,國家相關政策的實施,與公司業務、主要產品都密切相關。相信在政策支持下,運達科技可以把握機遇,獲取更多訂單。
此外,運達科技表示,未來在主營業務方面,會繼續專注于軌道交通高科技領域的智能化發展,聚焦整體解決方案與服務,通過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提升市場競爭力,實現長期穩健的發展;另外,運達科技希望依托公司在軌道交通行業自動化、信息化以及智能化技術方面的深厚積累,包括技術專長和豐富的人才資源等,積極探索在軌道交通行業的不同專業、軌道交通以外的新行業“同心多元”發展的機會,希望為公司打開更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