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最新發聲!不能借ESG“外衣”過度包裝
上市公司不能借由ESG的“外衣”過度包裝,提供不準確的信息誤導投資者。
4月29日,證監會上市司相關負責人在參加中關村論壇“ESG助力美麗中國建設”平行論壇時表示,證監會將持續評估《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下稱《指引》)的適應性,結合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規則,研究推動更多公司披露可持續發展報告。同時,上市公司不能借由ESG的“外衣”過度包裝,提供不準確的信息誤導投資者,證監會將不斷提升監管能力,持續加強監管。
證監會上市司相關負責人指出,資本市場始終高度重視引導上市公司提高在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方面的表現,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報中依法披露環境信息。2023年,近180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可持續發展相關報告,家數再創新高;3000余家公司披露了為減少碳排放所采取的措施和效果,家數占比超過了60%。
證監會近日指導滬深北交易所制定《指引》,對前期可持續信息披露要求的進一步升級與“集成”,系統性規范了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的披露,開啟了我國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新階段。
證監會上市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指引》總體借鑒四要素披露框架,即“治理”“戰略”“影響、風險和機遇管理”“指標與目標”,并明確具備財務重要性的議題需按照四要素框架進行披露,推動上市公司以更好的內部治理、具體行動帶動高質量信息披露。同時,將國際共識度較高的應對氣候變化議題,作為《指引》中的優先項,主要披露要求與國際各類規則基本保持一致,實現較好的兼容與聯通。同時,充分結合國情體現特色,議題設置充分考慮現階段發展重點關切,在環境、社會、公司治理三個方面明確了21個具體議題,包括治理污染、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鄉村全面振興、及時支付中小企業款項等問題?!吨敢愤€對重要指數成份股公司以及境內外同時上市的公司,設置了強制披露要求,對于其他上市公司,則鼓勵和支持其自愿披露,但同時要求,自愿披露必須遵守《指引》的規定,以規范信息披露秩序,增強可比性。
證監會上市司相關負責人指出,要更好推動ESG的發展,三點至關重要。
一是在凝聚共識中推動發展。由于ESG披露涉及面廣,且難度不斷提升,各方面的認識也在逐步深化,市場上對于ESG的討論還有很多。例如,是否必須披露范圍三碳排放,僅具有影響重要性的議題是否適用四要素披露框架,價值鏈影響的邊界和核算等。這些后續還需要持續研究,在實踐中加強探索,并進一步凝聚共識。證監會也將持續評估《指引》的適應性,結合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規則,研究推動更多公司披露可持續發展報告。
二是在加強規范中推動發展?!吨敢肥巧鲜泄究沙掷m信息披露的“考綱”,不是課外閱讀材料。既然是“考綱”,那就必然要接受“監考”,防止作弊、“漂綠”。對于多數上市公司而言,可持續發展報告并不是強制披露的,但不代表可以隨意披露。公司不能將公告作為“廣告”,把ESG披露作為品牌營銷的手段,借由ESG的“外衣”過度包裝,提供不準確的信息誤導投資者。前期,已有不少案例因環境信息披露不真實不準確被證監會處罰或采取監管措施,證監會將不斷提升監管能力,持續加強監管。
三是在健全生態中推動發展。ESG的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既需要信息披露,也需要后端的鑒證、評級、投資等共同配合,形成正向激勵,讓做得好的公司吸引到更多中長期資金,降低融資成本。資本市場是ESG發展的重要平臺,證監會將會同相關部門,共同加強對上市公司的培訓;同時,推動ESG信息的外部審驗和鑒證,持續提升上市公司ESG數據的準確性和披露質量;支持信用評級機構持續建立健全綠色企業、綠色債券評級方法體系;推動加大ESG投資,推出更多指數和基金產品,以更健全的ESG生態體系促進良性循環。
證監會上市司相關負責人表示,ESG是引導上市公司增強綠色低碳發展意識、支持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抓手,也是防范尾部投資風險、提升投資者中長期回報的有效工具。在綠色低碳發展取得卓越成績的優質上市公司,也應當通過更完善的信息披露展現中國企業為應對氣候變化、綠色低碳轉型所作出的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