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鼎科技:強化構建新質生產力加速能源行業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今年以來,繼中標華能煤業有限公司礦井5G一體化融合基站無線通信及精準定位系統建設服務項目、云南能投信息產業開發有限公司安全生產運營監測暨應急指揮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蒙古ETT洗煤廠項目之后,云鼎科技(000409.SZ)再傳捷報:4月28日,公司成功中標《國家管網數字平臺AI使能大模型軟硬件框架》項目,中標金額達1.53億元。這是云鼎科技人工智能開拓外部市場第一個億元級別項目。 事實上,從公司陸續中標的外部市場項目不難看出,均是以5G、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型生產要素,這些都是新質生產力的生動實踐帶來的市場競爭力。 云鼎科技一方面不斷向下扎根,服務能源行業業務需求;另一方面努力向上生長,不斷推出適應市場需求的新技術、新產品。可以預見,持續高效承接人工智能工業化場景落地任務的云鼎科技,正向著能源行業數字解決方案提供商的目標踏步前行。 逾1.5億元中標國家管網AI大模型項目 今年以來,云鼎科技外部市場開拓如火如荼。公開信息顯示,《國家管網數字平臺AI使能大模型軟硬件框架》項目在4月28日落錘。 根據國家管網公示,云鼎科技成功中標該項目,項目金額高達約1.53億元,這也是云鼎科技人工智能開拓外部市場第一個億級項目。 根據公司2023年報顯示,報告期內,云鼎科技實現營業收入11.41億元,本次中標金額約占2023年營業收入的13.41%億元。 有行業人士分析認為,此次億元級別項目成功中標,是云鼎科技人工智能進軍油氣領域的重大突破,實現了立足礦業輻射能源其他板塊的歷史跨越,標志著云鼎科技在能源行業人工智能應用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為公司長遠穩健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從宏觀層面看,當前國家管網集團正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該項目將為國家管網集團構建數字平臺AI使能大模型數字底座所需大模型算力硬件、大模型軟件及示范場景實施等內容。 在上述人士看來,通過多年深耕,現階段云鼎科技在大數據處理、云計算平臺和人工智能技術方面已經儲備有多項核心技術專利。未來,在通過持續不斷地研發投入實現產業升級和產品迭代下,公司有望進一步鞏固其在業界的競爭地位。 對于未來,云鼎科技表示,將繼續為能源行業提供應用系統、算法、配套設備和專業服務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加速行業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 礦山大模型進入快速規模化復制階段 今年,熱度最高的詞匯無疑是“新質生產力”。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新質生產力”不僅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還被列為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務之首。 對云鼎科技而言,本身具備高科技屬性、人才支撐充足、廣闊試驗田等諸多優勢,發展新質生產力可謂水到渠成。而發展新質生產力離不開一個關鍵引擎——人工智能。 作為煤炭行業信息技術細分領域頭部企業,近年來云鼎科技背靠山東能源集團,將不斷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創新技術賦能行業發展。 去年7月,山東能源集團、云鼎科技、華為公司聯合發布全球首個商用于能源行業的礦山大模型,取得了人工智能賦能礦山領域的重大突破,達到減人提效、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安全水平等目標。 彼時就有業內人士表示,這是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工業領域的一次極具意義的創新實踐,將中國煤炭行業的科技創新能力推向了新的高度。 作為在智慧礦山領域與華為合作最深的合作伙伴,公司建立起人工智能訓練中心,推動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應用。同時,基于人工智能訓練中心,具備了視覺、圖網絡預測、自然語音處理、多模態四大能力,獨立開發AI服務平臺,累計開發煤礦9大專業63個應用場景,打造了集“算法+算力+硬件+軟件”一體化的AI應用產品及解決方案,實現“煤礦實踐經驗”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經過2年的發展,公司礦山大模型進入快速規模化復制的階段,目前,已在山東能源集團興隆莊煤礦、李樓煤業、濟二煤礦等32個廠礦單位落地了682個場景。在外部市場承建的6家煤礦企業、1家化工企業的AI項目。 “在煤礦、洗選、電力新能源等領域智能化建設不斷突破,尤其是AI大模型的規模化復制應用,大幅提升了能源科技賦能效果,為整個能源行業注入新動能。”有業內人士表示。 云鼎科技人工智能技術在能源行業“小有名聲”后,不斷亮相科技展會。3月14日,在華為中國合作伙伴大會2024上,云鼎科技聯合華為云發布基于華為云Stack的礦山工業互聯網方案,打造了“AI大模型+應用”的新范式。 云鼎科技表示,未來將堅持以科技創新和產業經營雙輪驅動,不斷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創新技術賦能行業,推動產業向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升級,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以此壯大市場“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