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廣泰:2023年“出海”訂單暴漲近4倍“低空經濟”帶來全新增長動能
2024年4月22日晚,威海廣泰(002111)發布2023年年度報告。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04億元,同比增長2.4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6億元。
年報顯示,2023年威海廣泰全體員工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克服國內市場暫時困難,牢牢把握國際市場機遇,取得良好的經營成績。
聚焦產業出海牢牢把握國際市場機遇
2023年,全球航空業顯著復蘇,特別是國內民航展現出強勁的恢復勢頭。根據相關數據,中國民航業在2023年完成了11.88億噸公里的運輸總周轉量,旅客運輸量達到6.2億人次,貨郵運輸量為735.4萬噸,同比分別增長98.3%、146.1%和21%。這些數字分別恢復至2019年的91.9%、93.9%和97.6%。
在國內航空市場復蘇的背景下,威海廣泰加大市場拓展力度,加強與三大航空公司和四大機場的銷售推廣,市占率穩步上升。報告期內,公司全年取得訂單6.26億元,同比增長10%。
從國際視角看,全球航空客運量也在持續增長。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數據,2023年全球航空客運總量同比增長36.9%,恢復至2019年的94.1%,這一強勁復蘇為空港裝備采購帶來了充足的需求。
受益于此,威海廣泰國際訂單顯著增長。報告期內,公司取得國際訂單6.21億元(包含銷售給境內公司再進行出口的訂單),同比增長352%;公司產品服務的國家和地區從年初70多個增長至90多個。
與此同時,威海廣泰全面拓展國際化戰略,積極參與國際空港裝備展會,通過與Swissport、Dnata、Menzies、TCR等全球知名空港服務企業建立長期的戰略合作關系,加強了國際銷售網絡,使得公司產品覆蓋的機場數量增長到超過1000座。公司還加大了電動產品在國際市場的推廣力度,成功將產品出口到亞洲、歐洲、南美洲等地區的多個機場,包括德國慕尼黑等重要國際航空樞紐。電動化產品獲得了國際客戶的高度評價,隨著全球碳排放政策的逐步落實,預計公司的電動空港裝備市場將進一步擴大。
目前,海外電動化滲透剛剛開始,發展空間十分巨大。如果2023年作為威海廣泰“從0到1”的國際化元年,那么未來3—5年或將是其“從1到10”的黃金成長期。
政策頻助力“低空經濟”帶來全新增長動能
2023年對于中國低空經濟產業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國家連續出臺了多項重要政策,不僅規范了無人駕駛航空器的管理,而且強調了新能源航空器在低空經濟中的關鍵作用。這些政策的推行,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預示著未來低空經濟規模的巨大增長潛力。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國通用航空建設將會呈現快速發展態勢,通航機場建設也將提速。值得注意的是,威海廣泰在2015年就開始進行通航機場地面設備布局,研究編制了《預開發通用航空地勤設備系列型譜》,并成功在部分通航機場形成小批量銷售,技術和產品儲備充足。威海廣泰表示,未來會根據客戶實際使用需求調整產品結構,開展遙控飛機牽引車等多功能化、小型化、智能化的產品研發,爭取實現銷售業績突破。
不僅如此,威海廣泰的民用無人機裝備也是應用在低空經濟應急救援領域的重要裝備,隨著公司加快與應用單位進行項目實驗,不斷提高產品性能,豐富應用場景,相關產品有望形成新的業績增量。
除此之外,2023年9月,應急管理部等部委印發了《安全應急裝備重點領域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該計劃旨在通過到2025年顯著提升安全應急裝備產業的規模、產品質量、應用深度和廣度,強化其在防災減災救災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中的支撐作用,目標是推動安全應急裝備重點領域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政策聚焦于重點應用場景,旨在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并推廣技術水平高、應用成效顯著的安全應急裝備,同時致力于打造具有競爭力的安全應急裝備先進制造業集群。
據了解,此政策不僅為國內消防救援裝備市場帶來了批量化的市場規模擴張,也為已經深耕多年且在客戶中有良好口碑和影響力的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威海廣泰深耕消防裝備市場多年,有望受益于特別國債帶來的需求,推動應急救援裝備的發展。
展望2024年,在全球航空業復蘇的良好外部環境下,結合低空經濟、特別國債和設備更新等重大產業政策的推動,威海廣泰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或將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取得大幅增長,給投資者創造良好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