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鋒:面對動蕩不安的世界,中國的選擇是對內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對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24年4月20日,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應邀出席哈佛肯尼迪中國論壇開幕式并發表演講,重點闡述中國式現代化的世界意義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理念。
謝鋒說,世界充滿動蕩不安,到處是一點就著的火藥桶,能源、糧食、債務危機層出不窮,人工智能、氣候變化、生物安全等非傳統安全挑戰上升,文明存續已是必須面對的現實課題。人類又到了爬坡過坎的關鍵當口,各國都在同一艘大船上。面對驚濤駭浪,我們必須同舟共濟,絕不能同舟共“擠”。中國的選擇明確而堅定: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是中國發展的宏偉藍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共建美好世界的中國方案。
一個發展的中國,將為持久和平的世界不斷貢獻力量。中國式現代化致力于讓中國14億多人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目前,世界實現現代化的人口不超過10億,全體中國人民一起邁向現代化,將使世界上實現現代化的人口翻一番還多,這是人類發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創舉,本身就是對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貢獻。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踏步前進,從“一窮二白”“一顆鐵釘都生產不了”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同時,中國人均GDP排在世界60多位,人均耕地面積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1/2,人均水資源量約占全球平均水平的1/4。全面實現現代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將繼續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我們的目標就是讓老百姓衣食無憂、安居樂業,過上更好的日子。過去我們通過改革開放加快振興,在現行國際秩序中取得長足發展,今天更沒有理由關上大門、另起爐灶。我們將不斷擴大高水平開放,推進高質量發展,為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
一個共享的中國,將為共同繁榮的世界不斷創造機遇。中國式現代化致力于共同富裕,既要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為破解兩極分化的世界性難題提供新路徑,讓現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孔子說“不患寡而患不均”,共同富裕是中國人民一直以來的美好夙愿。我們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8億多人擺脫貧困。想象一下,一個中等收入群體達4億但人均GDP剛過1.2萬美元的超大規模市場,已然以5.2%增速貢獻了全球1/3的增長。隨著中等收入群體向8億人擴大,高端化多樣化消費進一步增長,這將為各國帶來多么難得的新機遇!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富者愈富、貧者愈貧不是中國式現代化,富國恒富、貧國恒貧不可持續,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應在世界現代化進程中掉隊。習近平主席提出全球發展倡議,70多國加入“之友小組”,200多個合作項目落地生根,為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匯聚強大合力。“一帶一路”是共同富裕的國際版,形成了3000多個合作項目,創造了42萬個就業崗位,走出了一條合作之路、機遇之路、繁榮之路。
一個進步的中國,將為開放包容的世界不斷搭建橋梁。中國式現代化致力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始終高舉民主旗幟,已將維護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將民主、自由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全人類共同價值。中國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了過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實質民主、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國家意志相統一。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連續十多年民調顯示,中國民眾對政府滿意度連年保持在90%以上。條條大路通羅馬。玫瑰之美不在名,而在其芬芳。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搞花架子,而在于解決人民需要解決的問題。文明只有姹紫嫣紅之別,沒有高低優劣之分。習近平主席鄭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議,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越,讓人類文明的天空群星閃耀。
一個綠色的中國,將為清潔美麗的世界不斷注入動力。中國式現代化致力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十年前,習近平主席在APEC歡迎宴會上說,未來北京會有持久的藍天,今天“APEC藍”已經成為“北京藍”“中國藍”。世界上空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的是中國,人工造林規模最大的是中國,率先實現土地退化零增長的還是中國,大熊貓不再“瀕危”,全球新能源汽車一半以上在中國行駛,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一半以上由中國貢獻。環球同此涼熱,極端天氣頻發再次警示我們,對自然要心存敬畏,按自然規律辦事。中國不僅將用全球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還積極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在非洲實施了數百個清潔能源和綠色發展項目,帶動各國共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之路。
一個和平的中國,將為普遍安全的世界不斷盡責擔當。中國式現代化致力于和平發展,同時團結更多國家一起走和平發展道路。中國人只有天下太平的志向、與人為善的追求、和而不同的理念,沒有稱王稱霸的基因、主宰世界的野心、挑戰或取代誰的陰謀陽謀。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們就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70多年來沒有主動挑起過一場戰爭,沒有侵占過別國一寸土地,并且是世界上唯一將和平發展寫進憲法的國家,是五核國中唯一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國家,也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派遣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人人安全才有國際安全。習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倡導走出一條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共贏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在中國斡旋下,沙特和伊朗實現歷史性和解;在烏克蘭危機中,我們多次派特使穿梭斡旋,為和談鋪路架橋;面對巴以沖突,我們推動安理會通過沖突爆發以來首份決議,呼吁召開更大規模、更具權威、更有實效的國際和會,努力保護被戰火燒灼的婦女兒童,讓和平的陽光普照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