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綱:貨幣政策要與財政、產業政策等配合,發揮合力
4月20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高金)成立15周年大會在上海交大徐匯校區舉行。大會以“新時代新金融新作為”為主題,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金融學會理事會會長易綱,帝國理工學院商學院代理院長、高金理事、美國金融學會前主席FranklinAllen先后發表主旨演講。
利率、匯率政策要遵循市場和經濟規律
“利率、匯率政策首先要遵循市場和經濟規律,這是保持經濟金融穩定運行并從宏觀層面抑制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關鍵。其中,利率是貨幣政策的核心和綱,匯率在利率政策影響下由市場形成。”易綱圍繞“穩健貨幣政策的框架”這一主題展開深入分享,對近年來我國的貨幣政策調控作出一個框架性的描述,闡釋其中的基本邏輯和運行機制。
遵循上述思路,易綱認為,近年來中國貨幣政策堅持“以我為主”,在調控中充分考慮時滯等復雜因素,注重跨周期調節和跨區域平衡,貨幣政策始終運行在正常區間,實際利率與潛在經濟增速大體匹配,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不斷增強,促進了宏觀經濟穩定。
易綱指出,我國結構性貨幣政策的實踐方面,最大的難題是如何防范道德風險以及如何避免補貼的制度化和造成不公平,相關支持政策要“快打快退”。在實踐中,一是要堅持市場化的原則,二是要加強政策工具管理運用的審計和監督,三是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從頂層設計看,貨幣政策要與財政政策、產業政策等相互配合,發揮“幾家抬”合力,形成供給體系、需求體系和金融體系相互支撐的三角支架,引導資金投向共同關注的領域,提高宏觀調控的政策效率,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總體看,中國以相對平穩、成本更低的貨幣政策操作,保持了經濟金融體系穩定,促進了經濟高質量發展。“綜合近十年國際情況來看,人民幣的存款利率也是相對較高、較為穩定的。”易綱最后總結道。
政策調整需考量金融部門間相互作用
在以“中國金融體系架構”為主題的演講中,FranklinAllen表示,傳統上,金融經濟學家往往分開考慮金融體系的不同部門,比如,他們常常把銀行與股票和債券市場分開來看。然而,事實上各部門之間的相互作用與各部門內的主要驅動因素一樣重要。
國內的資產投資流向和比例如何?為何中國A股市場的回報表現不盡如人意?
他以近年來各國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的相關統計數據和表現情況舉例說明。如果股票市場一直表現不佳,而房地產市場表現優異,資金可能會從股票市場流入房地產市場,從而加劇表現差異,并導致資源配置不當。
FranklinAllen認為,要實現一個均衡的金融體系架構,監管機構需要綜合性地考慮政策調整對不同市場的差異影響,進一步改革資本市場,提升收益水平,以鼓勵資金更多地投資于股票市場,推動經濟的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