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消失的流動性:M2余額破300億,錢去哪里了
報告日期|2024/04/19
咨詢證號|Z0017815
1、2024年4月12日中國人民幣銀行發布3月金融統計數據,其中廣義貨幣M2余額首次突破300萬億,到達304.8萬億創歷史新高;
2、300萬億廣義流動性背景下,A股各大指數卻皆處于估值偏低水平,3月通貨膨脹率CPI數據為0.1%,社會消費需求偏弱。股市和社會消費上皆未能充分體現流動性突破300萬億創歷史新高級別的增長,流動性去向成謎;
3、廣義貨幣M2增長在消費購買力和直接投資上傳導效率偏低,以往房地產市場蓄水池效應已經明顯縮減,近5-10年期間債券市場成為了新的流動性蓄水池。2月債券市場沉淀金額增長明顯,余額超過160萬億,相較于其它市場明顯表現出流動性增長效應,流動性蓄水池作用表現明顯;
4、債券市場持續牛市行情下,資金流向偏向于避險資產,風險資產市場資金流入不足,國內主要商品和股市等風險資產難以實現持續上漲;
5、債券市場牛市轉折后,由于A股總市值相較于流動性偏小,全市場市值具有較大的成長空間,A股指數類資產、股指期貨等有望表現多頭趨勢行情。
流動性增長和消費增長不匹配
正常的市場經濟環境下,流動性流量增長伴隨著的是消費的增長,貨幣供應量和市場商品價格屬于正相關的關系。
2024年3月,國內廣義貨幣M2余額突破至304.8萬億,流動性規模發展至300萬億數量級,伴隨的是趨近于0的CPI增長(3月CPI同比增長0.1%)。
2021年度第四季度后起國內廣義貨幣M2增長加速,22-23年間M2增長擴大到兩位數,向市場提供了相對充裕的流動性,但購買力表現卻相對疲軟。
流動性增長和購買力、消費增長不匹配,金融領域內釋放的大量流動性未能實現順暢的流向生產、投資、消費等領域。
2022年以來M2增長和通貨膨脹率增長之間的價差逐漸擴大,流動性向購買力的傳導效率降低,資本市場在此期間壓力偏大,總體上呈現震蕩調整。
流動性突破300萬億屬于總量上的利多信號,市場體感上卻并沒有表現出強烈的看多傾向,社會消費及投資上亦沒有表現出流動性非常寬松的環境。
國內資本市場行情多年以來和市場購買力傳導相關,在購買力傳導順暢周期,金融領域的流動性釋放到社會生產領域較為順暢,指數類資產表現偏強。
當下環境統計數據上顯示流動性向購買力的傳導存在障礙,通常購買力傳導不夠順暢的周期,市場的上漲伴隨的即是多頭的脆弱性和上漲的乏力。
流動性去向成謎
資產不會憑空產生亦不會憑空消失,會通過貨幣的方式體現,金融市場派生出的大量流動性去向既是牛市所在的方向。
房地產市場是以往流動性的蓄水池,M2高位增長流向的是房地產市場,過去20年房地產市場出現了兩輪大牛市。
當下流動性總量高位增長下,資金流動的方向卻不再是房地產市場,房地產市場21年起逐漸進入到行業寒冬期。
房地產行業去杠桿,房地產開發投資逐漸收縮,22年開始房地產開發投資進入負增長,樓市逐漸失去了流動性蓄水池的功能,下一個儲蓄流動性的市場則是牛市的新領域。
基本面結構分析
當下的流動性去向不再是房地產市場,關于“錢都去哪兒了?”這類的話題,成為了市場中極具熱度的話題。
通過市場總量來看,當下股市A、B股的總市值70-80萬億區間波動,沒有跟隨M2表現強勢增長,并非流動性的蓄水池。
債券市場卻非常亮眼,2016年以后市場規模增長非常迅速,成為了當前階段較為典型的蓄水池。
2014和2015年起,債券市場規模增長加速,2014-2024十年間規模從不足30萬億的市場暴漲到超過160萬億,市值規模擴大5倍,年化增長率超過18%,屬于是遠超于M2增長的成長效率。
在投資回報率降低之后,國債、城投債市場近些年的火熱遠超預期,金融行業固定收益類資管產品逐漸成為主角。
債券牛市和風險資產的低迷
社會資金流入到地產市場創造了房地產史詩級的牛市,從總量角度而言,巨量的廣義貨幣,定然會創造新的牛市,只是本輪牛市離開了房地產市場,轉向債券市場。
2018年第一季度開始,國債期貨表現持續震蕩上漲,2024年突破2020年疫情避險牛市的高點創下歷史新高。
由于固定收益資產和債券市場參與者以金融市場內部流動為主,投入到實體經濟和社會生產的流動性皆比較有限。
另外還由于房地產市場流動性降低,大量資本表現沉沒狀態,疊加一部分跨境資金流出和金融市場資金內部流動,綜合導致“消失的流動性”。
在廣義貨幣大幅增長的背景下,“消失的流動性”導致風險資產市場收縮,社會購買力偏弱,全社會投資回報率和資本累積效率降低。
長期來看,風險資產市場和避險資產、安全資產市場屬于此消彼長的蹺蹺板關系,長周期債券市場的牛市,對A股而言是相對比較大的壓力。
債市持續牛市行情下,資金流向偏向于避險資產,風險資產市場資金流入不足,國內主要商品和股市等風險資產難以實現持續上漲。
未來債券市場牛市轉折后,由于A股總市值相較于流動性偏小,全市場市值具有較大的成長空間,A股指數類資產、股指期貨等有望表現多頭趨勢行情。
個股存在不確定性,而指數則在資金流動轉向后有望表現牛市行情,信號上未來可持續觀察:1、購買力的傳導效率,2、債券市場的轉折信號,3、狹義貨幣M1的增長轉向。
關于股指行情的未來走向,你還想了解更多嗎?現在國金期貨內部交流群限時開放中!
后臺回復關鍵詞:股指,即有機會加入專屬交流群,幫助你更好地理解期貨市場和提升交易能力。
另有機會獲得不要錯過這個學習和成長的機會,讓你的期貨交易之路更上一層樓。
本報告由國金期貨有限責任公司制作,未獲得國金期貨有限責任公司授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形式的修改、復制和發布。本文部分數據、圖片、音頻、視頻均來源于網絡搜索,版權歸版權所有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本報告基于公開資料、第三方數據或我公司實地調研資料,我公司保證已經審慎審核、甄別和判斷信息內容,但由于信息獲取和展示的局限性,我公司無法絕對保證公開信息、第三方數據或調研對象提供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和準確性,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達的意見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本公司對報告內容及最終操作不作任何擔保。本公司建議交易者應考慮本報告的任何意見或建議是否符合其特定情形,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僅供參考,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交易咨詢建議。本公司不對投資者因使用本報告中的內容所引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同時提醒期貨交易者,期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