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熱議中國經濟一季報:新產業、新動能對經濟支撐力明顯增強,家電換新需求有望進一步釋放
4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4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96299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3%,比上年四季度環比增長1.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1538億元,同比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109846億元,增長6.0%;第三產業增加值174915億元,增長5.0%。
同日,中國新聞社主辦的“國是論壇:2024年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召開。多位專家從宏觀、消費、房地產等領域解讀2024年中國經濟的新變化、新特點、新趨勢。
一季度經濟增速增強實現全年目標信心
2024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是“5%左右”。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宗良認為,一季度增速達到5.3%,增強了實現全年的目標信心。
他表示,這個同比增速高于市場普遍預期,鞏固了經濟復蘇向好態勢。從全球視角來看,這也是“挺高的增速”,且與未來幾年中國經濟潛在增速一致。
一季度中國經濟良好開局,但宗良提醒,要關注其持續性,要有持續的政策來保證全年目標高質量實現。其中,包括加快推進財政政策落地,提高資金使用質效,該落地的政策要趕緊落地,確保資金盡快到位,相關發債也要發好;多措并舉實施金融政策,關注海外央行節奏,特別是密切關注美聯儲動向;深挖消費、投資增長空間,加大擴內需力度,新一輪消費品以舊換新對拉動經濟增長有積極意義。
宗良還提到,要妥善應對國際經濟格局演變帶來的影響,助力外貿企業穩健經營,要打造“投資寶地”,制定一系列具體營商環境評估指標;注意加強政策協同,并預留適當空間。“中國是個大國,各項政策協同是非常有意義,要做到各項政策勁往一處使。”
新產業、新動能對經濟支撐力明顯增強
“在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同時,質的有效提升尤其值得關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郭麗巖說,新產業(300832)、新動能的支撐力明顯增強。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7.5%,比同期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快1.4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在制造業領域,產業鏈條較長、附加值較高的裝備制造業行業增加值也保持較高增速。
“當前在制造業領域,更加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的轉型升級改造投入不斷在加碼,這也標志著我們在推動新動能加快成長方面所做的努力。”郭麗巖說。
據統計,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0327億元,同比增長4.7%。郭麗巖注意到,同期,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10.0%,這與今年以來居民家庭的消費實感很接近,也是今年一季度消費的特征。
“從當前展望未來,刻畫的是中國消費結構的升級和變化。”郭麗巖認為,隨著人均收入水平提升、整個消費需求結構升級,服務消費占整個消費支出的比重還會穩步增長。
家電換新需求有望進一步釋放
消費端,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0327億元,同比增長4.7%。
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大數據分析處處長楊道玲表示,今年一季度投資、消費、外貿及企業生產經營活力方面多項高頻指標表現持續向好,表明我國經濟多引擎同步發力,實現良好開局。
其中,投資先導指標穩中有升,制造業投資提升較快;消費領域活力持續釋放,文旅消費、家電消費表現亮眼;外貿活躍度穩中有升;企業生產經營活力回升明顯。
楊道玲特別提到,隨著各項家電“以舊換新”政策逐步落地顯效,居民家電換新需求有望進一步釋放,家電消費市場將持續穩定增長。自2月下旬以來家電“以舊換新”日均互聯網關注熱度較此前增長10倍,3月下旬指數達到一季度峰值,目前仍保持高位。同時,3月以來,“以舊換新”搜索熱度指數迅速躍升,較上年大幅增長260%。
房地產或需加大政策力度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3月,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2.27億平方米,同比下降19.4%,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23.4%。新建商品房銷售額2.14萬億元,下降27.6%,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30.7%。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長聘副教授趙波認為,總的來說,房企融資有所好轉,但住房需求并未完全恢復,可能需要更大規模政策刺激。
在他看來,房地產在投資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同時也是地方政府預算外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因此,房地產市場穩定至關重要。
趙波提到,目前國家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應對挑戰,推出了保障交樓、紓困資金等政策,并強調要平等對待各類所有制主體,同時推出房地產項目“白名單”制度,上述措施從新增貸款和落實貸款兩方面發力,增強了資金保障。
對于提升消費,趙波認為,關鍵取決于三個方面:一是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特別是居民可以穩定預期的長久收入;二是讓老百姓敢花錢、有保障,完善社會收入保障;三是改善資本市場,修復居民的資產負債表。
他認為,如果老百姓不再擔心自己的收入風險、養老風險、看病貴的風險、上學難的風險,儲蓄就會降低,消費信心會提升。“我們應該進一步加大社保的統籌,讓各地居民真正平等獲得社保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