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陽泉巨額減值致虧損2018年以來一直未分紅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出品: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浪頭飲食/郝顯
2023年泉陽泉迎來了又一次大幅虧損,在園林綠化業務的拖累下,公司計提了大額合同資產減值準備以及商譽減值損失。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大額計提后,公司賬面仍有大額應收賬款和合同資產,在園林綠化業務不斷收縮的背景下,其風險不容忽視。
近幾年投資者不斷發出剝離園林綠化和門業產品的聲音,不能忽視的是,公司的主營業務礦泉水營收規模較小,并且增長緩慢。即使剝離這兩項業務,仍面臨增長難題。
4月12日出臺的“國九條”將分紅作為上市公司監管的重要指標,稱“對多年未分紅或分紅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東減持、實施風險警示”。目前的泉陽泉市值僅為51億元,是名副其實的微盤股。由于業績不好,從2018年以來公司就未進行過現金分紅。未來何去何從?
園林業務巨額減值致虧損賬面仍存大額應收賬款及合同資產
2023年泉陽泉實現營業收入11.22億元,同比下滑11.58%,虧損4.57億元,扣非虧損5.09億元。這是泉陽泉2022年扣非虧損之后再度出現虧損。
造成大幅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園林業務。泉陽泉稱,園林綠化業務主要受房地產市場下行的影響,在訂單量減少的同時,也出現項目甩項、在建項目進度放緩、項目回款未達預期等情況。隨著工程結算和客戶回款速度減弱,計提的合同資產和應收賬款也在增加。
泉陽泉前身為吉林森林工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左右剝離了人造板業務,同時收購了蘇州工業園區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及泉陽泉,之后確定了礦泉水和園林工程“一主一輔”的發展戰略。
目前核心收入來源為“泉陽泉”礦泉水,2022年礦泉水貢獻了57%的收入;其次是門業產品,貢獻了24%的收入。綠化工程、綠化養護、設計費合計貢獻了20%左右的收入。
2023年綠化工程及設計費收入分別大幅減少74.73%及51.11%,這三項業務收入占比已經降到了6%。根據公司披露的減值公告,2023年度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共計4.52億元:其中計提應收賬款壞賬準備減去沖回金額之值為-2244.69萬元;計提存貨跌價損失4.38萬元;計提合同資產減值準備1.06億元;計提商譽減值損失3.69億元。
近幾年泉陽泉一直保持著較大的應收賬款金額,并且在營收已經出現下滑的背景下,還在逆勢增長,2023年應收賬款及營收票據達6.77億元,占營收60%。合同資產賬面金額前幾年一直在增長,2023年才開始下滑,去年合同負債賬面金額達到了13.86億元。
2023年泉陽泉加大了對合同資產的計提比例,同時選擇對商譽進行全額計提,這直接造成了去年的大幅虧損。對此,交易所專門發來問詢函,要求泉陽泉對此做出說明。
在問詢函回復中,公司稱計提比例處于行業平均水平,事實上2023年上半年13家同行業上市公司合同資產減值準備計提比例中位數為3.4%,園區園林則高達7.7%,遠高于行業中值。
再看來看商譽,泉陽泉2017年收購園區園林100%股權后形成了4.18億元的商譽,此后直到2021年一直未計提減值。2022年園區園林開始虧損,當年計提減值準備4902.95萬元,2023年則對剩余部分全額計提減值。公司在問詢函回復中稱,2022年預計2023年收入為2.45億元,實際收入僅為1.4億元,同比下降了43%。從2017年到2021年園區園林總共實現凈利潤3.69億元,而2022年及2023年一舉虧掉了2.3億元。
根據公司預計,園區園林2024年收入為1.65億元,仍大幅低于前幾年,在房地產市場萎縮的大背景下,公司的賬面的大額應收賬款及合同資產仍是影響利潤的風險因素。
礦泉水業務規模較小毛利率逐年下降
2023年泉陽泉資產負債率增加5.21個百分點至68.13%,達到近年來的高點。
公司賬面長期存在大額有息負債。2023年有息負債總額為15.34億元,其中短期有息負債9.97億元,而公司賬面貨幣資金為5.03億元,即使算上交易性金融資產也僅為6.68億元,不足以覆蓋短債。
泉陽泉的銀行借款用途主要為開展人造板業務,根據公司此前披露,財政對開展森林經營相關產業形成的銀行借款給予貼息支持,近幾年公司每年都能收到大額政府補助。2022年收到貼息資金6824萬元,2023年收到5356萬元,政府補助占凈利潤比重較大。
事實上,在政府補助沖減利息費用之后,泉陽泉仍有不小的財務費用,2023年達到1907.43萬元。
2022年公司門業產品業務收入下滑9.45%,2023年再度減少20.24%,營收僅剩2.42億元,毛利率則下滑至27.96%,以此計算門業產品毛利潤僅為6766.18萬元,估計凈利潤減去利息費用所剩無幾。雖然貢獻了24%的收入,但從負債及利潤貢獻的角度來看,泉陽泉的門業業務同樣是一項“雞肋”業務。
再來看飲用水業務,泉陽泉的礦泉水業務收入長期徘徊在6億-7億元,2022年礦泉水營業收入增長6.16%,2023年增長11.66%達到8億元,不過規模仍舊較小。
另一方面,泉陽泉礦泉水業務毛利率在不斷下滑。2019年一度達到47.53%,2022年下滑至40.48%,2023年進一步下滑至40%以下。
農夫山泉綜合毛利率接近60%,包裝飲用水毛利率也接近60%。和農夫山泉相比,泉陽泉盈利能力明顯較弱。
公司在2017年曾籌劃了兩個擴產能項目:長白山天泉20萬噸含氣礦泉水生產項目及靖宇海源40萬噸礦泉水建設項目。
2019年主動終止了靖宇海源40萬噸項目,主要原因是“礦泉水市場增長不及預期,大瓶裝礦泉水的市場需求尚未成功開拓”。2023年3月再度發布公告,將長白山天泉20萬噸含氣礦泉水生產項目的配套公共設施和5萬噸產能生產線的建設期延長至2024年9月30日。主因是“含氣礦泉水屬于高端小眾品種需要全國市場和渠道的支撐,公司目前全國范圍內的銷售渠道尚未成熟”。產能建設上的收縮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管理層對未來的預期。
在主業礦泉水收入規模較低,園林業務及門業又在下滑的背景下,泉陽泉未來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