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厚麟談共建“數字絲路”:要將推動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放首位
2024年4月16日,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絲路發展論壇在陜西西安召開。據悉,這是世界互聯網大會國際組織(WIC)首次圍繞“數字絲路”舉辦專題性論壇活動,以“互聯互通共同繁榮”為主題。
開幕式上,國際電信聯盟前秘書長趙厚麟表示,要以數字基礎設施“硬聯通”為基礎,以數字規則、標準“軟聯通”為保障,以文明交流“心聯通”為支撐,高質量建設數字絲綢之路,讓全球更多國家享受數字經濟發展新機遇,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過去的20多年里,趙厚麟曾經多次訪問過中亞地區和歐亞結合部。在他看來,這片廣袤的地區中,數字社會的建設取得了很大進展,但也面臨著巨大挑戰,許多國家把各自的發展規劃與中國“一帶一路”主動銜接,期待著共同發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
他也提到,過去三年肆虐的疫情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也讓人們看到了現代信息技術的巨大作用,并意外推動了在全世界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特殊發展。
“多年來緩慢發展的互聯網連接一下子提速了,增加了近10億用戶。但是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在城鄉之間,地區之間還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我們還要關注一些弱勢群體。全球大約還有26億人口沒有上網。”趙厚麟說道。
他呼吁,各方應當在消除數字貧困、數字鴻溝,在增進人類福祉方面攜手合作。特別要更好地利用好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更好更快地消除“接入鴻溝”“使用鴻溝”“能力鴻溝”,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為此,趙厚麟提出了四點建議。首先是大力推動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這指向“4個I”,即Infrastructure基礎設施建設,Investment投資,Innovation創新和Inclusive包容。
對于“4個I”,他特別強調要把基礎設施建設放在第一位,包括投資建設寬帶到村到戶甚至到房間的基礎設施網路,以及提升應用新技術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水平等。中國在過去30年里成功讓10億人接入互聯網,中國的經驗值得在全球范圍內推廣共享。
其次,推動數字規則標準建設國際合作。推動數字規則標準建設國際合作,不僅有助于減少信息流通障礙,促進貿易便利化,還能加強各國在數字領域的互信與合作。中國積極在國際電信聯盟等全球平臺推動數字規則標準制定,持續倡導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數字合作理念,推動構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數字治理體系,為全球數字經濟的健康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最后是以數字技術促進文明交流互鑒。他相信,通過建設數字絲綢之路,加強數字文化交流和數字教育合作,以數字技術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將有利于推動各國數字文明的交融與發展,有助于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共同創造更加豐富多彩的數字世界。
采寫:南都記者黃莉玲發自陜西西安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