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海洋大學船舶與海運學院輪機系:“黨建+課程思政”賦能船海類特色一流課程建設
廣東海洋大學船舶與海運學院輪機系在“廣學明德,海納厚為”的校訓精神引領下,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充分發揮黨支部建設的引領作用,始終對標“七個有力”,將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相融合,圍繞“黨建+”工作特色,探索課程思政融入各項工作的新思路,賦能船海類特色學科建設、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和社會服務高質量發展。
夯實黨建引領突出“主責主業”核心
輪機系輪機工程專業具有鮮明行業特色和區域優勢,是廣東乃至華南地區海洋工程及交通運輸類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是廣東省一流本科建設專業。輪機工程專業面向船舶智能化發展趨勢,探索新工科建設與高級航海人才相結合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三會一課”學習制度,利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思想,以理想信念凝聚奮進合力。
目前輪機系有專任教師36人(黨員教師2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2人。教師黨支部深化支部班子建設,堅持“優秀黨員”示范引領,以優質平臺培育優秀教師。
輪機系組建以輪機長為核心的雙師型專業教學團隊,其中高級輪機長1人、輪機長5人、大管輪4人。各崗位教職員工積極推動黨建工作精細化發展,爭做“立德樹人”先鋒,以實際行動培育優秀人才。
突出黨建引領塑造“海洋文化”特色
輪機系教師黨支部通過黨性教育、前往紅色基地學習等多種方式,提高專業教師的政治理論水平和人文素養。組建課程思政學院、示范專業、示范課程,促進教學團隊形成課程思政專門化、常態化運行機制。
輪機系船舶電子電氣工程專業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人才培養方案,獲得校級“課程思政”示范專業。輪機系教師黨支部積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專業課程群與“海洋文化”同向同行、同頻共振、協同共進,積極打造“課程承載思政,思政寓于課程”的課程思政建設體系,入選省級本科高校課程思政優秀案例1項、省級“粵教閱心”課程思政大家談典型案例1項。
2019年以來,輪機系打造課程思政示范課程4門,其中“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課程負責人多次應邀前往大連海事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船海類高校交流,多次受邀參加“航海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研討會并作大會報告,得到同行專家一致好評。相關研究成果入選“船海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資源庫”,并被廣泛應用。
強化黨建引領課程建設成果豐碩
輪機系針對學校“三能”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特色完善課程教學體系,通過實施“深改革、調結構、優模式、塑情懷、重實踐、強創新”六環聯動,建設具有船海類課程特色的一流本科課程。結合一流課程建設充分發揮“頭雁”作用,組織交流會,由支部書記和優秀黨員分享工作經驗,推動形成“校級+省級+國家級”三級遞進的船海類一流課程建設體系。
輪機系“輪機自動化”課程獲國家級一流課程。該課程以新工科建設的人才培養要求為標準,緊密契合航運企業對輪機管理人員的崗位需求,構建以線上基本理論知識點的自主學習結合線下典型輪機自動化案例翻轉課堂教學的混合教學模式,將輪機虛擬仿真特色資源深度融入輪機自動化系統案例教學中,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知識灌輸與能力訓練相結合,打通理論教學與崗位實踐之間的壁壘。“船舶電力設備與系統”“船機維修技術”“單片機原理及應用”3門課程獲廣東省一流課程。
輪機系“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入選廣東省就業創業特色示范課程,課程圍繞“課程思政+專業知識+創新創業課程”互相促進融合教育模式與“理論—實踐—理論”的創新創業通識教育閉環新范式展開建設,是學生創新創業課程建設的里程碑。
深入黨建引領“船員培訓”效果顯著
船員培訓中心成立以來,堅持服務“航海類學生+社會船員”培訓的方針,依托廣東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航海技能訓練中心開展培訓工作。船員培訓中心輪機系黨員教師長期組織開展各種海船船員和漁業船員相關的證書培訓工作。2023年,培訓中心在海事系統鄭和航海風云榜評選中被評為“2022年度最受歡迎的船員培訓機構”。船員培訓極大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技能,獲得相應適任證書的學生,就業率居同類學校前列。
廣東海洋大學船舶與海運學院輪機系堅持從基層黨建工作突出問題入手,以黨建工作為引領,不斷開展黨建工作,圍繞黨建和業務工作,直面學科建設、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和社會服務的新挑戰,積極賦能一流課程建設,為船海特色一流課程建設高質量發展譜寫了亮麗的篇章。
(作者:邊莉鄧朝暉賈寶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