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信永豐“一姐”范妍離職靴子落地,下一站去哪?相關產品或有短期贖回壓力
財聯社4月3日訊基金經理變更成為常態,但當家“一姐”的離任仍抓市場眼球。
4月3日,圓信永豐基金公告,公司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范妍一天之內卸任了8只基金(AC份額合并計算),此次卸任了所有的在管產品,這也意味著,早在3月初的離職傳言最終落地。
公告也透露了兩個細節,一是范妍已經按規定在中國基金業協會辦理注銷手續;二是離職原因為個人職業發展。
對于范妍的下一站,市場猜測頗多,其中不乏滬上規模排名靠前頭部公募,不過已有傳言當事公司進行了否認。此外,有業內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不排除目前當前未有定論,不過范妍管理業績得到市場認可,頭部向她拋出橄欖枝并不意外。
短期的贖回在所難免
范妍2014年加入圓信永豐基金,在2015年開始擔任基金經理,加入圓信永豐基金近10年,基金經理任期已經超過8年,是公司元老級核心,離任前擔任圓信永豐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妥妥的權益“一姐”。
截至2023年末,范妍管理規模為規模為170.09億元,任職期最佳業績的產品是圓信永豐優加生活,自2015年成立以來收益率為188.84%,這也是圓信永豐基金旗下的第一只權益產品。
有業內人士指出,當家“一姐”的離任,從渠道角度來講,短期贖回在所難免。這也是中小型基金公司共同面臨的困境。
“按照行業慣例,渠道的準入是跟基金經理的,如果基金經理離任,機構的贖回顯而易見。這也是機構投資紀律決定的。”上述業內人士指出,應對舉措上,基金公司會挑選與前任基金經理風格較為一致的基金經理接任,帶著接任基金經理去渠道路演、溝通。一般而言,渠道觀察接任基金經理業績就會決定是否承接回來。
一分為八,多名基金經理接任
明星基金經理離任,誰來接任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此次圓信永豐基金也借此機會,將范妍在管的基金一分為八,分散給團隊的基金經理管理。
范妍管理時間最久,規模最大的圓信永豐優加生活由圓信永豐副總監陳臣接任,陳臣還和陳彥辛共同接任了圓信永豐致優;圓信永豐權益投資部總監胡春霞和浦宇佳接任了圓信永豐興諾;鄒維、肖世源分別接任了圓信永豐興研、圓信永豐聚優;此前范妍和林錚兩位共同管理的圓信永豐強化收益,由林錚單獨管理;黨偉接任了圓信永豐優悅生活、圓信永豐灃泰兩只基金。
誰都無法否認核心人物對公司發展的重要性,從此前諾安基金蔡嵩松離職開始,擺脫對明星基金經理的依賴,建設平臺化投研體系也是當下中小基金公司越來越關注的方向。
圓信永豐基金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公司現在已經組建了穩健、多位一體的投研團隊,形成了成熟的投研體系。
從投資與研究互動來看,基金經理均具有豐富的行業研究經驗,與研究員通力合作完成對行業的全覆蓋。形成一體化梯隊,形成從研究員、資深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基金經理的有效地人才梯隊建設和儲備。
言外之意,從公司團隊建設角度力爭將關鍵基金經理離任的影響將至最低。
此外,對于圓信永豐新任基金經理高健曾經提出的三年千億規模目標,渴求規模是資管機構的共同目標。實現路徑上,公司表示,整體戰略規劃是權益業務與固收業務的均衡發展、雙輪驅動。
具體來看,權益方面,將在夯實固有權益投資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自身投研文化和體系的建設,加強梯隊培養,最終形成平臺化權益艦隊;固收方面,不斷完善組織架構和人才培養體系及考核機制,最終實現行業領先的固定收益業務管理平臺,自主培養出較為成熟的投研團隊,豐富的產品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