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機構加速集聚,“大虹橋”加速蛻變為“世界的虹橋”
時間:
小采
時事
虹橋國際開放樞紐迎來3周年建設后,總部經濟勢能進一步釋放。
3年來,虹橋國際開放樞紐“一核兩帶”7000平方公里全域生產總值,已從2020年的2.3萬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2.8萬億元,“一核兩帶”經濟密度達4億元/平方公里,是長三角平均水平的4.7倍。
在核心功能方面,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大商務”“大會展”“大交通”“大科創”四大功能加快塑造,區域經濟保持良好增長態勢。數據顯示,商務區稅收實現3年復合增長率20%以上,2023年達到473.32億元,同比增長52.8%,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600億元。
在扮演著經濟引擎作用的同時,虹橋作為區域乃至于國家樞紐的作用也在被進一步放大。近日,畢馬威中國、聯合利華、泰森等跨國公司紛紛總部落戶虹橋商務區。
圍繞將總部選擇在虹橋的原因,畢馬威亞太區及中國主席陶匡淳也對記者表示,“虹橋國際開放樞紐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緊密關聯,這里不僅能夠增強上海與長三角地區的樞紐鏈接,同時也能夠將上海的對外開放優勢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橋頭堡優勢,與長三角地區的國內大循環優勢、開放型經濟優勢更加緊密地連接起來,助力形成新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