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達因快遞盲盒遭約談公司回應:正在等待警方調查結果
4月2日,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就浙江義烏韻達品牌快遞企業違規處理用戶退貨件問題,約談韻達快遞總部上海韻達貨運有限公司,責令其嚴格落實對所屬服務網絡的統一管理責任,迅即整改違規問題,切實保障用戶合法權益;并要求其就義烏韻達北苑網點違規處理用戶退貨件問題,積極配合有關部門調查處理。
本次約談起因是快遞網點銷售快遞盲盒。4月1日,根據央視報道有商家銷售快遞盲盒,調查發現是快遞公司內部人員將退件外售。當晚,義烏郵政管理局和公安等部門組織了查處行動,目前已對涉事韻達法人企業進行立案調查,對涉事網點實施行政強制關停措施。
對于這一情況,韻達相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表示,正在等待警方調查結果。
行業亂象
從實際情況看,是一部分快遞盲盒由商家處理尾單時將其包裝為快遞盲盒而來,另一部分則是真實的快遞件。對此,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快遞件主要是快遞面單受損或者面單脫落的“無頭”件,以及被拒收或者退回的快遞件,通常為電商件。
快遞盲盒事件層出不窮,江蘇省消保委在去年11月23日對此提醒稱,如果商家售賣的產品的確為他人的快遞滯留件,是不合法行為,呼吁快遞行業監管部門加強對快遞運輸營業網點及人員的監管,嚴厲打擊販賣“快遞盲盒”行為。
監管層面看,已有多個條例對于快遞盲盒這類違規處理退件的情況作出了規定。
2023年6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印發《盲盒經營行為規范指引(試行)》,規范盲盒經營行為,引導盲盒經營者誠信守法經營。《指引》中規定,無法投遞又無法退回的快件,不得以盲盒形式銷售。
《快遞暫行條例》第四十二條明確規定,冒領、私自開拆、隱匿、毀棄、倒賣或者非法檢查他人快件,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有前款規定行為,或者非法扣留快件的,由郵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并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并可以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其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
對此,物流快遞專家趙小敏對第一財經表示,快遞盲盒情況的治理需要監管加大力度。此外,這種買賣涉嫌違法,可以借助相關執法部門治理。快遞盲盒這類現象之前也有報道,目前看依靠企業自覺整改難度較大。作為上市公司,交易所可以針對這類情況發布問詢函,要求相關公司作出說明。
除了快遞盲盒,行業還有不少亂象。趙小敏表示,除了快遞盲盒,還有暴力分揀、信息泄露、快遞污染等亂象。此外,快遞行業服務態度差,不按照用戶要求投遞等方面的問題也有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