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想象下的“王婆”之問:能否承載婚介變革和地方文旅升級
“王婆”的門檻都要被踏破了。近日,河南開封萬歲山武俠城的相親節目“王婆說媒”走紅網絡,不少游客專程前往開封,奔赴這場線下版《非誠勿擾》。
熱度驟升的同時,質疑聲也逐漸浮現。有游客對南都、N視頻記者表示,現場大多數人是湊熱鬧的,還有人為了蹭熱度上臺,舞臺旁擠滿直播人士,更加重了上臺人的心理負擔。而最近的“已婚男相親”事件更是將該節目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
當相親從私域走向公開,當傳統媒人遇上現代婚戀觀,該如何審視并用好流量,防止下一個鬧劇的發生?這考驗著景區,以及試圖借這波熱度發展文旅和相關產業的古城開封。
“王婆說媒”現場。IC供圖
“月老銷冠”
“我已經在臺下等了兩天了,但是依舊沒敢上臺。”站在舞臺下,29歲的劉宇(化名)正在做著心理建設,想要鼓足勇氣上臺相親。
3月26日,他驅車700多公里從江蘇鹽城來到河南開封,奔赴“王婆說媒”相親節目現場,希望能夠在這里找到自己的真愛。然而,因“社恐”遲遲未上臺的他告訴南都記者,“王婆都指到我了,我也沒敢上去”。
數日前,劉宇的媽媽在短視頻平臺上看到了這檔相親節目,多個牽手成功的案例讓操心兒子終身大事的她心動了,便勸說兒子抽空前去試試,并叮囑道:“必須在直播間里看到你上臺,否則不用回家了。”
“現場主要是20歲到40歲的人,還有一些網絡紅人也來了。”劉宇向南都記者提供的視頻顯示,現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前排大量游客手持手機支架,正在進行現場直播,人群中有人高舉著寫有“求脫單”“想嫁四川,請加微信”等字樣的牌子。
舞臺上,主持人“王婆”身著古代媒人服飾,頭別紅花,手持紙扇,積極引導相親者互動,為單身男女牽線搭橋。大批年輕人在現場大膽開麥、勇敢示愛,還有網友建議“王婆全國巡演”,露天的舞臺使相親從私域轉向公開。
憑借著幽默風趣的語言、熱情接地氣的臺風,“王婆”被網友親切地稱呼為“干娘”。“不去交往永遠遇不到對的人”“勇敢表達愛不丟人”,她發表的多條言論也被網友視為“愛情指南”,更有甚者將其封為“月老銷冠”。
據了解,“王婆”的扮演者名叫趙梅,今年61歲。六年前,趙梅經人介紹到萬歲山景區應聘“王婆”一角,任務是在景區和游客互動,強化沉浸式旅游的文化價值新體驗。
“王婆”扮演者趙梅。
截至4月3日,“王婆”的兩個短視頻賬號粉絲總數量超過750萬,已開通90個粉絲群。五湖四海的單身男女涌向其直播間,評論區也成了線上“相親角”,網友們紛紛改口叫“親娘”,留言“求有緣人看一眼”“‘蹲’一個可以托付的他”。
相親鬧劇
節目的爆火,為當地帶來了巨大流量。在全網圍觀之下,質疑聲也逐漸浮現。
“做直播的人太多了,前排全是手機,真正需要的人根本擠不上去。”劉宇告訴南都記者,舞臺旁圍滿了做直播的人,不僅搶占了游客的位置,也為想上臺相親的人增加了心理負擔。
來自鄭州的游客許女士稱,自己是看到社交平臺的推薦而過來游玩,“人真的很多,下午3點多才開始的節目,1點多就有人在前排等著了”。據其觀察,現場大多數人都是來湊熱鬧的。
游客余女士則表示,現場的大齡男性比較多,還有許多人上臺是為了蹭熱度。在她看來,這種形式的相親風險較高,陌生人的可信度也有待考量,交友需要謹慎。
南都記者注意到,萬歲山武俠城景區曾發布聲明稱,“王婆說媒”演出僅為廣大游客提供一個互動平臺,介紹男女雙方認識并了解基本情況,游客上臺配合演出也屬于自發行為。游客雙方在接受初步的引薦后,一定要擦亮眼睛,謹慎交友。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則“已婚男相親”的消息更是將“王婆說媒”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3月30日,男子劉某在“王婆說媒”節目中上臺相親,被網友戲稱“為愛奔跑”而走紅。次日凌晨,女子薛某在社交平臺發帖稱,自己是視頻中男子的妻子,從朋友處得知丈夫上臺相親,而自己正在海外讀書,并曬出二人的結婚證。
31日下午,劉某在社交平臺發文承認已經結婚,稱因和妻子吵架,想借流量的熱度讓妻子盡快回國,并對上臺相親的行為表示很抱歉。隨后,薛某發文表示將回國離婚。同日晚上,“王婆”在直播間回應此事稱,希望已有對象或已婚的不要來湊熱鬧,把時間留給真正想去舞臺上交朋友的人。
“已婚男”上臺相親。
針對這場相親鬧劇,萬歲山武俠城景區工作人員向南都記者表示,上臺相親的游客均為隨機挑選,“王婆”在選人時會強調需要單身且真誠交友的,上臺前也會向對方確認是否單身,但若游客故意隱瞞事實,則無法查證。
“如果要現場逐一查證上臺者的個人信息,檢查對方是否已婚,會耽誤其他游客的時間。景區只是提供了一個平臺,還是提醒大家要慎重交友。”該工作人員稱,后續會向相關部門反映相親者信息審核的問題。
婚戀引流
即使存在蹭流量、信息真假難辨等亂象,劉宇依然認為“這種形式的相親節目值得全國推廣”。休年假長途跋涉而來的他,對這個節目懷揣著極大的希望。
為何“王婆說媒”能說到年輕人心坎上?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羅昕向南都記者分析稱,“王婆說媒”的爆火反映了質樸情感需求在網絡時代的復歸。
“節目爆火的流量密碼是‘真實、真誠、真心’。”羅昕表示,從節目形式上來看,“王婆”和景區舞臺是一個“媒介”,將線上線下(300959)資源連接整合起來,“王婆”的古典人物形象和“舞臺”的古代場景,形成了類似古代拋繡球招親的相親現場,創造了公開透明、新穎真實、富有戲劇性而又接地氣的“說媒”場域。
“這種將傳統文化和現代元素相結合的婚戀交友方式,既滿足了年輕人對于傳統文化的好奇,又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結識新朋友的平臺。”
他表示,現在的年輕人更加注重個人成長和獨立,敢于在公開場所大膽追求與自身擁有相似價值觀和興趣愛好的伴侶,重視情感價值和精神共鳴,追求平等、尊重和理解的戀愛關系,而非“搭伙過日子”。
產業時評人張書樂認為,在婚戀交友上,網生一代除了傳統的相親局外,主要還是通過社交網絡達成和半熟人、陌生人的交互,以網為媒達成一定交流,再進入線下發展。
“王婆說媒”節目現場人山人海。受訪者供圖
但線上交友的風險始終存在。南都記者注意到,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帖稱,自己在“王婆說媒”的直播間被多人加了好友后,發現對方疑似個人信息作假或交友動機不純。
在今年央視“3·15”晚會上,珍愛網、世紀佳緣、戀愛課等多家婚戀平臺被點名,婚戀平臺亂象被曝光,網上相親“被套路”的話題一度引發熱議。
“網絡婚戀交友的信息具有不對稱性和私密性,導致很難有效監管。”張書樂向南都記者表示,監管方應在線上對平臺算法和收費方式進行排查,確保消費者的權益。
在“已婚男相親”事件發生的第三天,4月2日下午,“萬歲山武俠城”微信公眾號發布通知稱,“王婆說媒”的上臺交友環節將實行線下提前預約制,有意向交友的單身男女可憑實名信息,提前前往現場預約。
對于流量,景區的態度也趨于審慎。通知強調,被邀請上臺互動的男嘉賓和女嘉賓,需確保自己為單身狀態。非真誠交友的網紅請勿在“王婆說媒”場地逗留,攜帶直播設備(如話筒、喇叭、音響、橫幅等)的主播也請繞開節目場地。
“王婆”發視頻呼吁把舞臺留給真正需要的人。
文旅“搭車”
流量帶來“喧嘩”,古城開始“躁動”。
攜程發布的《2024年清明節旅游預測洞察》顯示,開封緊隨天水、大同,憑借訂單量同比增長超5倍,位居清明小長假黑馬旅游目的地第三名。
據《開封日報》報道,3月29日,當地召開全市文旅工作專題會議,點名表揚“王婆說媒”等話題火爆全網,并指出,要乘勢而上,推動形成更多出圈出彩的精品文旅項目、景區、演藝、品牌等,吸引更多游客到開封來,千方百計把好的態勢延續下去。
3月底,為了滿足游客出行需求,開封公交在開封火車站增開萬歲山“王婆說媒”定制旅游專線,該專線配車4臺,票價2元。在萬歲山武俠城“王婆說媒”節目相親成功,并于開封市區內舉辦婚禮的前10對新人,開封公交將在婚禮當天免費提供“520定制婚車”一臺。
事實上,從去年的淄博、哈爾濱到今年的甘肅天水、河南開封,通過打造城市特色IP,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已成為許多城市謀求發展的新思路。
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廣州市博士科技創新研究會會長彭澎向南都記者表示,現在“整活”“出圈”都是城市營銷的亮點,“王婆說媒”的爆火可以啟發其他城市,從文化底蘊中挖掘文旅價值。
彭澎認為,目前看來,大多數城市營銷的“整活”“出圈”動作只是起點,可以抓住噱頭,充分借勢。但能否持續,并上升到打造城市IP的層面,仍需要努力跟進。
暨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剛向南都記者分析,打造網紅城市,吸引的不單單是互聯網的流量,還包括人流、資金流等。但網紅城市具有階段性,熱度終將隨著時間褪去。因此,如何讓網紅城市的流量持續,并成為城市的一個存量,值得大家思考。
胡剛以淄博和哈爾濱兩地為例分析稱,“淄博通過燒烤來帶動食品工業,哈爾濱通過冰雪世界來帶動旅游業,歸根結底就是要把產業鏈做大、做長”。他建議,開封當地可以通過“王婆說媒”這一窗口,圍繞婚戀市場來打造產業鏈。
4月1日,萬歲山武俠城景區宣布將舉辦全國媒婆大賽,并已準備好1000萬元獎池。比賽以“王婆說媒”的方式,現場與年輕人互動說親,并由評委團按賽程進行篩選晉級。
同日,“王婆說媒”節目再傳新消息。萬歲山武俠城景區發布通知稱,為了清明節能夠以更飽滿的狀態迎接游客,“王婆”扮演者趙梅將于2日、3日告假。
“已婚男相親”事件引發的輿論風波仍未平息。趙梅也在2日公開表示,該事件令她面臨了很大的壓力,考慮辭職隱退。
但流量不會因趙梅休息而停止,景區依舊照常運營,節目將由“李嫂”代替出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