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廠離職開咖啡館:“沒有比上班性價比更高的事了”
時間:
小采
時事
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咖啡店營業額一周多一周少是正常的,這個現象叫大小周。大周起飛,小周躺平,聽天由命。營業時間早10晚10,一周六天,做真正的996。要經常和咖啡師對齊產品和服務顆粒度,不然出品會千人千面。顧客一進店就自動開啟靜音模式辦公看書,這就是用戶心智。雖然人口屬性差異很大,但無一例外都是卷王,這用戶心智真是擊穿了。一到節假日店里人就很多,但80%以上我看著都眼熟,不是我臉盲,就是用戶留存率太高了。”
七個月后,小初關掉了她的輕食咖啡館。及時止損關店后,小初算了一下,總共虧損了10萬元,剛好把辭職前拿到的一筆獎金虧掉。作為一個典型的城市白領,小初不是個例。對“卷生卷死”的大廠員工來說,咖啡館就像是逃離996的出口,催生了很多流傳職場的美麗創業傳說。
但現實撼動認知,我們采訪了幾位辭職去不同城市開咖啡館的前大廠人,發現他們的結論是,“沒有比上班性價比更高的事情了。”
文|祁十一
1
小初在世界500強公司工作多年,但工作的無意義感越來越強。“太卷了,每天都在寫PPT,我就是一個PPT女工,但又不知道PPT寫出來有什么用,純粹自己卷自己”,小初說,又恰逢上海疫情,精神狀態很崩潰,便辭職了。
此后小初一邊休息一邊看新的工作機會,卻始終沒遇到合適的,潛藏心底的開咖啡館念想跳了出來。機緣巧合下,她了解到上海郊區一個創意園有間裝修好的鋪子,月租金3000,正好可以用來開咖啡館。大體上看了一眼后,小初就決定租下鋪子,以低成本方式開店創業。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