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辦發文統籌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
證券時報記者秦燕玲
4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統籌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便利水平實施方案》,明確要強化地方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的整合與統一管理,要求一個省份原則上只保留一個省級平臺,市縣設立平臺不超過一個,所有地方平臺統一納入全國一體化平臺網絡,實行清單式管理,減少重復建設和資源閑置浪費。
所謂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指的是政府部門指導建立的通過跨部門跨領域歸集信用信息、為金融機構開展企業融資活動提供信用信息服務的綜合性平臺,在破解銀企信息不對稱難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建設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是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便利水平的重要基礎性工作。”3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
1月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已正式發布了“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其主要服務包括融資需求對接、惠企政策直達、信用信息查詢和融資增信服務四大內容。在此基礎上,國家發展改革委還會同金融監管總局,指導地方統籌建設地方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推動全國平臺與地方平臺深度聯通,形成全國一體化平臺網絡。
《方案》再次強調要加大平臺建設統籌力度,除了加強地方平臺整合和統一管理,還要求明確信用信息歸集共享渠道。
具體來看,要強化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下稱“信用信息平臺”)的信用信息歸集共享“總樞紐”功能,加強國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的數據共享。信用信息平臺統一歸集各類信用信息,并根據需要向部門和地方共享。依托信用信息平臺建設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并聯通地方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形成全國一體化平臺網絡,作為向金融機構集中提供公共信用信息服務的“唯一出口”,部門向金融機構提供的本領域信用信息服務不受此限制。
《方案》還進一步明確了信用信息歸集共享范圍,并列出了信用信息歸集共享清單,包括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信息、股東及出資信息、納稅信息、司法信息、進出口信息、生態環境領域信息、社會保險信息等17類。
《方案》要求,對已在國家有關部門實現集中管理的信用信息要加大“總對總”共享力度。同時,著力解決數據共享頻次不夠、接口調用容量不足、部分公共事業信息共享不充分等問題,進一步提升信用信息共享效率。
此外,《方案》還要求深化信用數據開發利用。支持融資信用服務平臺與金融機構建立信用信息歸集加工聯合實驗室,通過“數據不出域”等方式加強敏感數據開發應用,提升金融授信聯合建模水平。鼓勵金融機構積極對接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充分利用信用信息優化信貸產品研發、信用評估和風險管理等。
對于有條件的地方,《方案》鼓勵其依托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等,建立“線上公證”、“線上仲裁”機制和金融互聯網法庭,進一步拓展提升平臺服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