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辦發布實施方案統籌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緩解銀企信息不對稱難題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統籌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便利水平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以更好統籌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完善以信用信息為基礎的普惠融資服務體系,有效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便利水平。
《實施方案》提出,健全數據基礎制度,加大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統籌力度,健全信用信息歸集共享機制,深入推進“信易貸”工作,推動金融機構為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
《實施方案》提出,要加大平臺建設統籌力度。一是明確信用信息歸集共享渠道。強化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的信用信息歸集共享“總樞紐”功能。健全全國一體化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網絡,作為向金融機構集中提供公共信用信息服務的“唯一出口”。二是加強地方平臺整合和統一管理。對功能重復或運行低效的地方融資信用服務平臺進行整合,原則上一個省份只保留一個省級平臺,市縣設立的平臺不超過一個。三是加強對地方平臺建設的指導。統一地方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接入全國一體化平臺網絡的標準,促進地方平臺規范健康發展。
《實施方案》明確,要優化信息歸集共享機制。一是明確信用信息歸集共享范圍。將企業主要人員信息、各類資質信息、進出口信息等納入信用信息歸集共享清單。充分發揮地方融資信用服務平臺作用,依法依規加大清單外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力度。二是提升信用信息共享質效。對已在國家有關部門實現集中管理的信用信息,要加大“總對總”共享力度。加強數據質量協同治理,確保數據真實、準確、完整。
今年1月2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建立的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正式發布。平臺可實現融資需求對接,智能匹配經營主體需求和銀行機構、融資產品,從而實現銀企高效對接,緩解銀企信息不對稱難題。平臺還引入融資擔保機構和風險緩釋基金,實現經營主體增信授信全流程“一站辦”。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此前表示,民間投資占全部投資的比重在50%以上,發揮好民間投資的作用很重要也很關鍵。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持續向民間資本推介優質項目,用好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加強重點項目融資和要素保障。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楊海平表示,中小微企業融資的難點痛點歸根到底是風險成本與收益的匹配問題,統籌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抓住了中小微企業融資的關鍵,為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便利水平提供基礎支撐,從而解決傳統征信體系數據更新滯后與中小微企業“短、頻、急”的融資需求之間的矛盾。
記者注意到,此前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金融監管總局等部門深入推進“信易貸”工作,發布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指導地方統籌建設地方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推動全國平臺與地方平臺深度聯通,形成全國一體化平臺網絡,持續擴大信用信息共享范圍,強化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務實合作,有效提升中小微民營企業融資的覆蓋面、可得性和便利度。截至2023年末,銀行機構通過全國一體化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網絡累計發放貸款23.4萬億元,其中信用貸款5.3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