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中國離岸金融潛在需求巨大,建議加速相關法制建設
記者李覽青上海報道
“離岸金融中心建設,是建設金融強國,特別是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提升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原副主席周漢民表示。
4月2日,《中國離岸金融指數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在上海正式發布,報告基于截至2022年度我國離岸金融的詳盡數據,旨在全面反映我國離岸金融的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報告》指出,離岸金融具有大規模的潛在需求,但總體發展較為遲緩。目前依然存在相關法律法規存在空白、離岸金融知識儲備缺乏、金融創新與金融穩定存在矛盾等三個問題。《報告》建議,應當系統研究境內離岸金融理論,明確相關概念;加速相關法制建設;在現有規則體系內作邊際突破;構建境內離岸金融風控體系等。大規模潛在需求仍待滿足
上海首席經濟學家金融發展中心離岸金融研究所所長景建國指出,對中國離岸金融服務的需求可以分為兩大塊,分別來自于中資跨國企業與外資跨國企業,二者均提出大規模的潛在需求。
對于中資跨國企業而言,背靠中國大陸巨大市場積極開拓全球業務,產生了大量對離岸金融服務的需求,截至2022年末,我國全行業對外直接投資存量達到2.94萬億美元。然而,大部分“走出去”企業選擇境外金融機構作為其走出去的“引路人”。境外金融機構的離岸金融服務水平更高,系統更成熟、體系更完善。中資金融機構普遍國際化水平不高,離岸金額服務供給能力弱,無法有效對接中資跨國企業的離岸金融服務需求,加之人民幣境內自由兌換有一定限制,這使得在面對中資跨國企業的巨量離岸金融服務需求時,中國離岸金融服務體系并不占優勢,反而處于弱勢地位。
對于外資跨國企業來說,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制造業大國,有望發展為全球最大經濟體,形成最大的全球消費市場,而且中國經濟運行穩定,人民幣資產具有較高吸引力。但對于“走進來”的企業而言,盡管中國金融開放大門已經越大越開,但資本賬戶受到限制,資本限于管道式的跨境流動,加之中國金融市場市場化、法治化建設尚需完善,這些都降低了中國金融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進而削弱了對中國離岸金融服務的需求。
“由于中國離岸金融供給能力不足,導致潛在的金融服務需求得不到滿足,大量的需求轉而尋找境外離岸金融服務。”《報告》指出,這種供求失衡的關系并不同于“供不應求”,而是需求外移,不僅使得中國離岸金融失去巨額業務規模,也使得中資離岸金融機構失去與國際同業競爭的機會。
本期指數報告的時間跨度為2014年至2022年。報告數據顯示,2014年報告基期的指數為83.90,2023中國離岸金融指數數值為87.39,較基期小幅上漲,漲幅約為3.97%。但報告指出,中國離岸金融發展相對遲緩,離岸金融指數并未能匹配上中國經濟、貿易增幅,如同期中國經濟全球占比從12.99%上升至17.1%,增幅達到31.6個百分點。多方建議完善離岸金融體系
針對離岸金融目前存在的問題,《報告》從四個方面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首先,鑒于離岸金融活動對人民幣國際化的顯著推動作用,建議我國相關部門加速推動人民幣成為離岸金融的結算貨幣。逐步放開人民幣跨境資本項目的可兌換性,為離岸金融創造更多人民幣的投融資和結算機會。積極創新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增強離岸人民幣市場的流動性,以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參與。
其次,報告指出,盡管我國離岸金融創新型業務在過去幾年間取得了顯著增長,但整體離岸金融的發展速度仍顯緩慢。為此,建議充分利用自貿試驗區作為離岸金融的試驗田,擴大離岸金融業務的規模和深度,提供多樣化的投融資工具,優化跨境投融資政策,降低企業“走出去”的金融成本和時間成本。
此外,報告還強調,我國離岸銀行的服務能力與企業跨境投融資需求的增長之間存在明顯差距。為此,建議提升離岸金融的服務質量和效率,加強離在岸市場之間的聯動,促進資金流動、信息共享和風險共擔。同時,拓寬離岸金融的業務范圍,吸引更多境內外金融機構參與,提升市場競爭力。在推動離岸金融創新方面,建議鼓勵金融機構積極創新跨境金融產品,滿足企業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加強與國際金融市場的交流合作,引進先進經驗和金融產品,推動離岸金融市場的創新發展。加強對離岸金融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為市場的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最后,為確保離岸金融市場的穩健運行和風險防范,報告建議建立健全的風險管理體系和監管機制。通過完善監管制度、強化風險監測和預警機制,確保離岸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為我國經濟的全球化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院長連平表示,創新和健全離岸金融制度將有助于我國離岸金融業態的規范發展和風險管控。記者注意到,連平在發言中提到“重點推進境內離岸金融管理制度和風險控制體系建設,大膽審慎地實施制度型創新”、“積極爭取境內離岸金融市場稅收優惠,盡可能爭取與國際水平相匹配的制度安排”、“快制訂中國離岸金融管理辦法”等相關建議表述。
據了解,該報告由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海國際經濟研究院、上海金融業聯合會聯合出資,委托上海首席經濟學家金融發展中心離岸金融研究所,開展中國離岸金融指數項目研究,未來將持續擴充指數研究體系,新增自貿試驗區、港所在地等全國各中心節點城市離岸金融發展指數,并探索離岸金融業務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