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直面息差、資產質量和信貸投放等熱點問題
記者李玉敏北京報道
“今年經濟形勢還會很復雜,我國正在推出一系列有利于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促進經濟回升向好。中央經濟工作會后,‘五篇大文章’是中國所有金融機構共同遵循的方向”。4月2日,中行行長劉金在該行2023年度業績發布會上這樣表示。
發布會現場,行長劉金、副行長林景臻、副行長張毅、風險總監劉堅東和首席信息官孟茜出席并回答了分析師和媒體的提問。在業績發布會上,劉金帶領的高管團隊回答了關于息差壓力、房地產等領域的不良情況和2024年的重點信貸投放等熱點話題。信貸重點投向這些領域
在打造新的增長點方面,中行行長劉金表示,該行去年貸款增長首次突破2.2萬億元,在去年基礎上,今年境內人民幣貸款增量繼續保持穩中有升。聚焦“五篇大文章”,推進科技貸款、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綠色信貸等新動能貸款的持續較快增長。
數據顯示,2023年中行戰略性新興產業、制造業貸款余額分別突破1.9萬億元、2.5萬億元,分別增長74.35%和28.05%。為6.8萬家科技型企業提供1.47萬億元信貸支持,增速達到30.94%。去年末,綠色信貸余額突破3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56.34%。
至于今年的重點投向,劉金表示,穩步擴大公司客戶基礎,完善公司客戶分層分類營銷體系,大力拓展中型授信客戶和小微企業首貸戶;推進賬戶拓展與普惠金融、跨境結算、現金管理等產品的交叉銷售,推進“一鏈一策一批”中小微企業融資促進行動,實現批量獲客和場景獲客。
林景臻副行長也在會上表示,2023年中行貸款業務實現“量增、面擴、結構優”的特點。2024年,預計全年境內人民幣貸款將保持平穩增長,其中公司類貸款仍然會保持較高的新增占比。同時,中行將著力提升消費貸款的增長貢獻,積極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融資需求,助力拓展新型消費場景,有效支持促消費、穩投資、擴內需。
至于區域方面,林景臻坦言:“經濟大省大市客戶集中、項目多,仍然是信貸增長的主力”。
全球化程度高,也是中行鮮明的特點和優勢,在美元等外幣保持較高利率的情況下,中行外幣業務也獲利頗豐。2023年,中行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42%,撥備前利潤同比增長3.68%。實現稅后利潤2463.71億元,同比增長4.07%。
劉金在會上坦言,強化經營外幣業務領先地位,發揮結售匯、跨境匯款等優勢產品作用,增加外幣資金沉淀。
息差展現良好韌性
銀行業的息差也是資本市場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中行張毅副行長在回答分析師提問時表示,“去年中國銀行(601988)凈息差1.59%,我們也在下降,下降了16個BP,但是下降的幅度在上市銀行中是相對較少的”。
主要原因,張毅認為是兩個方面。一方面,中行量價協同的策略和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另一方面,中行的外幣特色優勢業務發揮了作用,外幣業務在中行的資產占比超過1/4,去年外幣進入升息通道,形成了正面支撐。
張毅坦言,今年息差仍然面臨很大的壓力。一是人民幣資產收益率還將不斷走低。去年人民幣LPR下降了兩次,對今年全年會形成影響。去年9月份,存量房貸利率的調整對今年全年也形成比較大的壓力,這是資產端收益率下降形成的影響。二是存款成本剛性的特征依然比較顯著。雖然2023年存款利率下降了三次,但是存款的定期化、長期化的趨勢特征更加明顯。三是今年如果美聯儲加息周期接近尾聲進入部分降息的通道,去年中行的外幣優勢將變成劣勢。
不過張毅也表示,中行采取一系列措施維持息差的穩定。比如在負債端,要持續推動負債成本的下降,加大場景獲客力度,通過代發薪、快捷支付、司庫等業務機會,促進低成本結算類資金的占比不斷上升。
張毅表示,“我們今年對高成本存款的壓降力度會非常大,包括協議存款、結構性存款,三年期以上的大額存單,我們制定了一些合理的增長目標,對這方面的占比會有適當的控制”。
相比之下,海外的資產利率仍較高。對此,張毅表示,海外資產主要是要做大高息資產規模,把貸款投資相應的久期和規模做上去。負債方面,要加強主動負債的管理。在降息周期中,中行對負債的久期要適當進行縮短。房地產等風險可控
去年以來,房地產企業的陸續暴雷和還款困難,也拖累了不少銀行的業績。
記者發現,國有六大行的房地產貸款不良率達到了5%,在對公貸款中屬于不良率最高的行業之一。
對此,中行風險總監劉堅東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在房地產方面,2023年來中國銀行加大了不良的暴露以及清收化解力度,年末不良較2022年末“雙降”,不良余額481.72億元,較上年末下降近78億元;不良率5.51%,較上年末下降1.72個百分點。
劉堅東表示,認真落實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包括“三大工程”、租賃住房等各項政策,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助力改善房企資產負債狀況;同時加強房企授信風險的監測和處置,特別是主動綜合運用重組、核銷、轉讓等多種方式,有效防范化解房地產風險。
與此同時,中行的個人按揭貸款不良率卻保持在較低水平。截至2023年末,中行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不良率僅有0.48%。為此,去年中行也加大了按揭貸款的力度。年報顯示,中行2023年租賃住房、保障性租賃住房貸款余額分別增長97.48%和181.98%。
2023年來,中行資產質量保持一貫穩健的特點。到2023年末,不良貸款余額2,532.05億元,不良率1.27%,較上年末下降0.05個百分點。逾期與不良貸款的剪刀差為-426億元。
劉堅東表示,我們有信心保持2024年集團資產質量的穩定。
他介紹道,中行將繼續做好早識別、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等工作,一方面加強風險的前瞻性管控以及貸后管理,充分利用包括大數據、機器學習、圖譜分析等技術推進信用風險監控預警進一步的智能化轉型,及時識別化解潛在風險。同時對出險企業“一企一策”,快速果斷處理大額風險,繼續大力推動清收化解的工作,要力爭把不良的包袱變成未來利潤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