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月報|五礦證券保薦思索技術“如兒戲”?中信建投Q1首發承銷額排名跌出前十
登錄APP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出品: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IPO再融資組/鄭權
在剛剛過去的3月份,A股IPO零上會審核,也僅有1家IPO企業受理,IPO審核趨勢進一步放緩。
相較于受理、審核IPO數量的急劇減少,3月份IPO終止數量仍居高不下,為31家。今年一季度,A股IPO企業終止數量為85家,成功發行數量僅30家,IPO成功率(=成功發行數量/已完結數量)僅26.09%,剛過四分之一。
發行及募資層面,3月份僅有10家企業成功上市,合計募資69億元,較2023年3月份同比下降79.14%。今年1-3月份,A股IPO發行數量合計30家,合計募資236.19億元,同比下降63.71%。
重要監管事件,中信證券因在聯綱光電IPO項目中因問詢回復內容不夠清晰,所涉問題仍未能予以充分說明,被深交所啟動現場督導。此外,浙商證券在星星冷鏈IPO過程中的保薦不獨立問題也備受關注,中信證券也是星星冷鏈IPO項目的聯席保薦券商。
①IPO終止情況:五礦證券單月撤回一半保薦項目思索技術申報未滿30天便要撤回
3月份,A股共有31家IPO企業終止上市申請,其中上證主板和深證主板各8家、創業板10家、科創板2家、北交所3家。
分券商看,國金證券、海通證券、民生證券撤回IPO企業數量最多,都為3家;五礦證券、浙商證券、中信建投撤回的數量都為2家。
五礦證券值得關注,因為其撤回2家IPO項目后也就剩下2家在審項目。五礦證券3月份撤回的兩家保薦項目分別是東莞市思索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思索技術)、櫻桃谷育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櫻桃谷)。
資料顯示,思索技術IPO申請于2023年12月28日獲受理。可就在2024年1月26日,思索技術申請撤回IPO申報文件,五礦證券申請撤回保薦,期間僅僅隔了29天。
從申報到提出撤回IPO申請僅僅不到一個月,思索技術和五礦證券便打起退堂鼓,被投資者質疑申報上市“如兒戲”,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當然,A股歷史上也有其他“閃退”情形,如聯想集團科創板“一日游”,保薦券商及相關人員被罰。
監管部門表示,IPO企業撤回上市申請,不代表著就可以規避處罰。近日,證監會對上海思爾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思爾芯)申請科創板IPO過程中欺詐發行違法行為作出行政處罰。而思爾芯屬于申報IPO申請后撤回的情形。
那思索技術是否存在“帶病闖關”的可能?申報材料顯示,思索技術主要從事連接器及其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計劃募資4.6億元,高于2023年上半年末資產總額的4.21億元。
在巨額募資背后,思索技術實控人董坤以業務員身份藏身幕后,股權代持長達8年。股權代持的理由竟然是:董坤認為以股東身份拜訪客戶不利于業務開拓,于是請親友代持股權,自己則以業務員身份對外洽談業務。
五礦證券撤回的另一家IPO項目櫻桃谷,被質疑不符合主板申報條件。據公司問詢函回復,櫻桃谷2022年的扣非歸母凈利潤僅0.46億元,不足5000萬元,不符合全面注冊制下主板上市標準一;此外,公司2022年營收低于6億元,也不符合上市標準二、標準三。
與同行可比公司相比,櫻桃谷的營收規模畸小。以2022年為例,櫻桃谷的營收僅有2.27億元的營收,而可比上市公司圣農發展、立華股份、仙壇股份、湘佳股份、益生股份、民和股份、曉鳴股份2022年的營收分別為168.17億元、144.47億元、51.02億元、38.23億元、21.12億元、16.09億元和7.86億元。可見,櫻桃谷或很難符合主板要求的“業績規模較大”“大盤藍籌”的發行條件。
3月份,在終止IPO的31家公司中,有多家屬于上市前突擊巨額分紅且實控人控股比例畸高的情況。如寧波敏達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2021年合計分紅3.59億元,超過三年扣非歸母凈利潤之和3.44億元,屬于“清倉式分紅”。敏達股份實控人林氏家族直接和間接合計控制公司97.37%的表決權,即大部分分紅都流進了實控人口袋。
又如道爾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實控人商文明一家人合計控制公司股份的87.57%。公司2020年和2021年的分紅金額合計4.4億元,遠超兩年扣非歸母凈利潤之和3.04億元。
3月15日,證監會發布《關于嚴把發行上市準入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試行)》明確提出“要嚴密關注擬上市企業是否存在上市前突擊‘清倉式’分紅等情形”。
②IPO發行情況:星宸科技實際募資額縮水近八成
3月份,A股IPO發行數量僅10家,合計募資69億元,較2023年3月份同比下降79.14%。今年1-3月份,A股IPO發行數量合計30家,合計募資236.19億元,同比下降6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