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龍: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協調發力有望提升經濟復蘇預期
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我國經濟復蘇的態勢逐步形成,特別是3月30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以及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發布3月制造業數據,該數據顯示PMI已重回擴張區間,提振了投資者的信心。3月中國制造業PMI為50.8%,與上月相比上升了1.7個百分點,中國制造業PMI已經連續五個月在50%以下,這次在3月重回擴張區間是利好的信號,它表明隨著穩經濟增長的政策逐步落地,支持市場回升的因素正在逐步增多,所以制造業PMI出現了回升,PMI屬于先行指標,反映未來兩三個月經濟的情況,制造業PMI的計算方法是根據對很多行業的采購經理進行調查問卷,這些采購經理會根據他們手中訂單的情況來決定采購多少原材料。如果經濟處于回升階段,采購經理人報的數據會較多,反之較少。所以PMI數據是環比數據,和上月相比經濟是否進入到擴長期。
制造業PMI沖回50%以上是利好股市的,3月各地企業工地全面復產,復工開工帶動了相關裝備的供需增長,政府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也釋放了很多需求,這也體現出今年在財政政策方面會持續加碼。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今年在財政政策方面會更加積極有效,通過以舊換新、大規模設備更新釋放出更多需求。同時還會加大政府投資的力度,通過發行超長期國債來解決資金來源的問題。
過去幾年貨幣政策一直是比較寬松的,但是由于市場主體信心不足,所以很多流動性是在銀行體系空轉而沒有進入到實體經濟,也沒有進入到樓市或股市,使得貨幣政策的效果打了折扣。如果央行能夠直接購買國債,這將會起到多方面的作用,是否能夠推出這樣措施還需要相關部門來協調。如果能夠通過發行中長期國債的形式來釋放出更多資金,特別對于一些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型基建設施投資,將會起到一箭雙雕的效果。既能夠創造更多的GDP和就業,從而增加居民的收入,同時就能夠彌補民間投資的不足。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提到將會重點解決一些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大基礎設施的資金來源問題,這可能是今年政策面可以期待的一些利好措施。
當前資本市場,A股市場已經探到了市場底,春節前市場一度出現恐慌性拋售,之后國家隊加大救市力度,增持超過4000億的各類指數ETF,這極大扭轉了市場的信心,市場趨勢也逐步從反彈走向反轉,特別是一些優質龍頭股已經走出了底部回升的態勢,很多股票已經逐步形成向上的趨勢,賺錢效應也明顯好于1月,這時市場的信心也會進一步恢復。過去三年銀行存款增加接近60萬億,這些資金不會長期待在銀行存款賬戶,未來會有相當一部分資金選擇投資渠道。現在樓市投資風險較大,而且因為限購等原因,很多人已經沒有資格再增加房產的配置,特別是一線城市很多高凈值人群已經達到了兩套配置,這樣居民儲蓄未來轉移的方向就是資本市場,因為當前資本市場還是處于歷史大底的位置,很多優質股票的價格只有高點的三折、四折,高一點的也就是五折、六折,投資的性價比非常高。所以我們還是要堅定信心,通過逆向投資布局一些被錯殺的好股票、好基金,然后耐心等待市場行情的到來。今年經濟復蘇預期越來越強,政策的力度越來越大,國家隊也在加大救市力度,在多重利好的基礎上,市場的結構性牛市行情呼之欲出,現在重要的是堅定信心,保持耐心,等待市場行情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