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央企投資發展年會舉辦
人民政協網4月2日電央企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如何在當下把握新質生產力投資機遇、更好地服務國家發展戰略,是新時代留給央企的必答題。3月31日,由央企投資協會主辦、南京市建鄴區人民政府協辦的第九屆央企投資發展年會在京舉辦,與會人員圍繞“新質生產力大背景下的投資機遇”主題,共議新質生產力領域投資的挑戰和機遇,更好地助推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央企投資要聚焦新質生產力
央企投資協會會長,中國物流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廖家生在會上指出,新質生產力已成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中央企業在“新質生產力”重塑產業賽道的背景下,加速破圈新技術、新產品、新賽道,不斷為我國經濟注入強勁推動力和支撐力。
面對央企如何緊扣時代脈搏、發揮獨特優勢,把握“新質生產力”實踐要求,更好發揮國民經濟壓艙石作用的現實問題,廖家生提出三點倡議:一是把握科技新質生產力主陣地主力軍,助力制造業發展動能大提升;二是把握綠色新質生產力新領域新賽道,推動“雙碳”產業布局大發展;三是把握數字新質生產力高效益高效能,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大融合。
南京市建鄴區委副書記、區長姜宸表示,建鄴發展新質生產力機遇無限,已形成金融科技、數據算力、智慧交通和物流、數字能源、數字文娛和低空經濟等6個賽道,具有金融賦能、應用場景、產業政策和創業創新生態等4個硬核支撐。目前,建鄴全力發揮比較優勢,服務央企新布局,招引服務央企區域性總部和功能性總部落地,打造央企投資興業一流生態、長三角投資首選地。南京市建鄴區副區長、建鄴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袁婷介紹了鄴城產業鏈助力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經驗。鄴城在國內首創全國金融科技區域生態聯盟、金魚嘴金融科技創新體驗中心、數字人民幣硬錢包兌換機,目前區內投資機構1800家。同時,區政府管理的引導基金、母基金和直投基金規模超150億元,已投資企業近4000家,發揮了整合資源的效果。她希望未來與央企實現更多投資合作。
全面理解新質生產力
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原黨組書記、董事長寧高寧主旨演講時指出,新質生產力的提出代表思維和行動的進步,更符合生產力、生產關系對社會生產和資源組織的力量的評價。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有效地管理規劃落實,其關鍵是創造與之相適應并相互促進的生產關系,其唯一路徑是科學技術研發創新。企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體,新質生產力應該成為企業的戰略方向和組織與文化。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宋葛龍提出,新科技、新要素、新產業(300832)、新產品、新需求、新制度體制機制共同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可以從七方面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全面準確系統把握新質生產力這一原創性的重要論斷;大力推動科技創新,促進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加速涌現;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生產方式綠色轉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暢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培育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急需人才;建設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強大國內市場。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區戰略部副部長陳亞新表示,數字技術與新質生產力的實踐,代表的是創新和技術產業化。華為積極探索感知力、聯接力、運力、存力、算力、智力和綠電力等七個力的持續創新,七力協同,將為整合社會的數字化轉型和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梯子”。新質生產力對于企業來說,可以從增長和成長的角度去看,因為只有根足夠深,葉子才能足夠茂密。
年會上,央企投資協會秘書長任金春發布了《中央企業資本投資運營平臺投資情況綜述》。該《綜述》主要反映近80個案例的投資情況,呈現出注重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注重核心技術的產業化發展、注重央企之間的協同發展、注重與地方深化合作等特點。同時,“2023年中央企業優秀投資案例征集”正式啟動。(閆秋圖)